人民网
人民网

专家解读:产业扶贫诠释“授人以渔”

■受访专家: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海鹏
2019年05月27日07:0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5月22日,在位于湖北省郧西县观音村的米高龙制鞋扶贫车间,村民在加工产品。在车间工作的村民平均每人每月可收入2500元左右。近年来,当地政府实行精准扶贫措施,建设“扶贫车间”,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近日报道称,中国正致力于在2020年消除贫困。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的各个地方政府制定了包括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等在内的各种方案。这些经验,值得南非政府借鉴。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称,中国正在重新诠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著名古话。在西北的甘肃省,政府认为消除贫困的办法之一是与当地的特色佳肴牛肉拉面联系在一起。在贵州省,当地政府与私营企业合作发展旅游业。在保存有30余座明清庭院的山西省北山晕村,乡亲们纷纷从事演艺工作以寻求额外的收入。

美国哈佛大学网站近日报道称,1990年至2015年,中国极端贫困率降低了94%。这是一个巨变,影响了很多人。如果没有中国的成就,联合国不可能在2015年宣布成功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将全球极端贫困人口减少一半。

产业扶贫是“授人以渔”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帮扶形式,是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本地实现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2年初的1.22亿人,截至2018年又进一步减少至1660万人。这一减贫成就,离不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重大扶贫举措的扎实推进。其中,产业扶贫是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基石。

中国产业扶贫的基本经验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多重融合、满足需要。中国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大都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人民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在不断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城乡融合、三产融合、信息融合等多重融合方式快速发展。于是,贫困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优美生态和有机食品等隐性优势资源逐渐显现。贫困地区利用好这一发展机遇期,便有了发展多种扶贫产业的可能性。

第二,制度优势、集体经济。要将扶贫产业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在产业扶贫过程中,扶贫资金大都通过注入集体经济组织的方式来帮助当地扶贫产业发展,农用地往往通过入股合作的方式重新组织起来,发展集体经济。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更有利于构建贫困户和扶贫产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第三,合作联合、共享共赢。在产业扶贫实践中,单一依靠农村集体经济往往还不够。特别是在寻求更高水平的发展时,农村贫困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都较为缺乏。这就需要适当借助其他各类经济主体的力量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扶贫利益共同体的共建共享共赢。

第四,市场导向、自生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扶贫中的各类经济主体与其它经济主体一样,都必须坚持市场导向,持续获得盈利能力。能否具备自生能力,是衡量产业扶贫成败的关键点,更是参与其中的贫困户能否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难点所在。

在2020年之前,中国要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目标,需要继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好现行贫困标准下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2020年之后,中国扶贫工作将在新的更高标准下展开。到那时,需要着力巩固现有扶贫成果,解决好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需要在消除绝对贫困的基础上,继续在更高贫困标准下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需要解决好以收入标准为核心之外的多维贫困问题;需要在聚焦农村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群体的相对贫困问题。

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的扶贫经验和理论能够为其他国家的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样本和中国方案。这一扶贫经验和理论在具有中国特色这一特殊性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扶贫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尹昊文采访整理)

(责编:任妍、付长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