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聖陸羽《茶經》記載:淮南茶,光州上。古時的光州,即今日的信陽市光山縣。陸羽所贊賞的光州茶,也就是現在的信陽毛尖。信陽毛尖口感豐富醇香,芽頭多、白毫多、色澤翠綠,多次沖泡湯色仍然碧綠清澈,滋味濃郁不減。其中賽山玉蓮更是信陽毛尖之極品,產自光山縣涼亭。1915年信陽毛尖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與貴州茅台同獲金質獎。如今信陽毛尖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說它是“綠茶之王”也不為過。
光山縣地處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是紅色革命老區。光山屬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干濕適宜,青山、綠水映襯,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光山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了其出產的信陽毛尖的品質,但山地的地理環境也局限了光山經濟的發展,讓光山成了“富饒的貧困縣”。
大自然的饋贈,品質的堅守
29歲的代曉蘭一家生活在光山,家裡世代以茶為生。出門就是連綿不斷的茶山,代曉蘭家與同村的茶農日子過得卻並不寬裕。採、挑、揉、烘,光山茶農們還在堅守著代代相傳的制茶工藝。1克干茶需要採摘103顆鮮嫩芽頭,1斤干茶需要採摘51500顆嫩芽。超過5萬次的純手工採摘,才能最終制成1斤寶貴的信陽毛尖。正是因為對採茶工藝近乎苛刻的堅守,才使得光山茶園產量比較低。
早春時節,海拔800米的山上氣溫低,茶樹沒有病虫害,也沒有農藥殘留。茶樹全靠天然降雨滋潤,用農家天然肥代替化肥,種植環境無污染。更長的生長周期使信陽毛尖營養物質更豐富,不澀不苦,有著淡淡的蘭花香氣。這種天然生長條件下出產的信陽毛尖,湯色鮮活翠亮,嫩芽細致飽滿。然而由於沒有很好的銷售渠道,這樣的好茶卻賣不出好價錢。
“我們這裡祖祖輩輩以茶為生,我們家從事茶葉種植炒制很多年了。外地不了解的朋友可能會以為茶葉那麼貴,你們茶農應該很賺錢的,其實不然。茶農起早貪黑,茶葉上市季節更是通宵達旦勞作,但賺到手確實很微薄,甚至寒酸。現在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從事這個行業的越來越少了。”代曉蘭不無憂慮地說。
黃波也是光山人,父母也從事茶葉種植炒制30多年了,但家裡收入僅能維持溫飽。大學學醫4年,畢業后在小縣城的醫院工作了2年,黃波終下決心,要回鄉幫鄉親們做點事。在與父親促膝深夜長談之后,父親終於同意他學習炒茶。2016年黃波加入了光山縣“又一村”茶葉專業合作社,一幫年輕人希望通過合作社這種模式實現茶葉的標准化生產、有組織銷售,希望改變農村茶農的窘迫生存環境。
代曉蘭也由黃波介紹加入了合作社,合作社聘請了專業的茶園管理專家,教大家管理茶園、科學種植,茶葉的產量比以前提升很多,鮮葉的品質也大幅提高。茶農採摘鮮葉,合作社工廠聘請專業的炒茶技師指導炒制生產,茶葉的品質也明顯提高。
籌品牌,籌粉絲,籌口碑
陳付勇是河南老村民電子商務公司的業務負責人。老村民公司2016年5月份成立,團隊成員此前涉足過電商運營,幾個核心成員分別承擔起調研、運營、文案、售前及售后等各環節,致力於幫助農村初級農副產品及新奇特產品進行電商策劃、定制、運營服務。一個偶然的機會,陳付勇聯系上又一村合作社,年輕人很快就形成共識,一個如何通過網絡將毛尖茶打造成爆品的思路慢慢成熟。
經過一個多月的籌備,陳付勇與黃波聯手打造的毛尖茶扶貧眾籌項目浮出水面。“產品眾籌的特點是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聚集起足夠的客戶量和關注度,對資金的佔用也比較小,易於快速形成爆發力。”陳付勇對互聯網眾籌的特點了然於胸。“而且產品眾籌在我看來是內容營銷,能夠形成話題,吸引一批忠實的粉絲,對於打造品牌特別有幫助。”
項目在京東眾籌一上線,馬上引來很多網友的詢問。陳付勇的團隊隨時在網上回復網友的提問,並建了專門的QQ群,便於與網友互動。“268元與146元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感謝您的關注,268是明前特級嫩芽幾乎是全嫩芽,146是明前一芽一葉,嫩芽偏多,268口感淡一些但是入口香甜圓潤鮮爽,146口感重一些,入口濃郁栗香耐泡。”“茶葉是什麼工藝?”“信陽毛尖,新鮮採摘的鮮葉需要經過攤青-殺青-篩分-生鍋-熟鍋-理條-烘焙等工序才能最終完成。查看項目進展,觀看茶農直播過程。”互動的過程中,產品的特性也很自然地向消費者傳遞。
“爺爺在除草,溝裡面的草要除掉,利於后面的採摘,因為現在天氣多雨,這樣也利於雨水流出,以免后期氣溫回升,積留雨水蒸發對茶樹造成傷害。”“白天採摘的鮮葉攤放到夜晚8點左右開始炒制,當天的鮮葉必須當天夜晚全部炒制完成,所以茶農基本都是通宵炒制,連續通宵也是常事。”項目團隊通過京東眾籌平台及QQ群,隨時向網友通報項目進展,使網友有深度的參與感,進一步激發了網友的熱情。
超十倍眾籌,籌出信心與希望
終於,4月13日眾籌截止日時,信陽毛尖項目完成了總額為202836元的籌資額,超十倍完成了眾籌預期目標金額。在京東眾籌平台的同類特產中,信陽毛尖項目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資金募集完成后,陳付勇的團隊又加班加點發貨。來自全國的一千多名支持眾籌的用戶,就像信陽毛尖的品牌大使,他們將自己對產品的驚喜傳遞給周邊的朋友,於是新的訂單不斷涌來……
除了完成眾籌回報的履約外,陳付勇的團隊還從籌集來的資金中拿出一部分,幫助當地茶農用於茶種、包裝加工的改善,病虫害的防治和技術培訓。在京東金融眾籌平台的支持下,一個小小的眾籌項目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信陽毛尖在互聯網上擁有了年輕的粉絲群。“匯集著陌生人的滴水之力,”代曉蘭採摘春茗的嫩芽時格外珍惜,“明年我們將會用更好的毛尖春茶回報大家對我們的關心和支持。”
“茶葉還沒有上市就獲得了這麼多訂單,並積累了一定量的客戶,對我們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事。這就像一朵小小火苗,讓我們看到了方向。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做好信陽毛尖。”黃波激動地說。
“京東眾籌平台目前已上線了上百個貧困地區的農特產項目,這些眾籌項目就像一顆顆種子,會發芽、生根、開花、結果,讓互聯網+扶貧走進大山深處。”京東眾籌暖冬公益的負責人表示,“京東還能夠利用大數據、區塊鏈、品質管理等眾多手段,為有志於扶貧的企業與機構合作,共同打造扶貧品牌的孵化器,共同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信陽毛尖眾籌項目只是一個開始。通過這個項目的運營,陳付勇的老村民公司對扶貧眾籌更加充滿信心。“看到茶農們的笑容,我知道我們的每一分付出都是值得的。”陳付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