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有一位退休教師年逾八旬,卻依然冬日冒著嚴寒,夏日頂著酷暑去給孩子們上課教琴,不熟悉他的人以為他這麼大歲數還要為“錢”奔波,事實上這位老人是在常年義務給上不起樂器興趣班的困難家庭孩子教授鋼琴、手風琴、電子琴,這位老人叫張連友,他說不想讓音樂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是“奢侈品”。
退休后的幾十年間,張連友老人教了將近200個孩子,這些孩子有的考上了清華大學,有的早早開始工作,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即便已經從張老師那“畢業”了,他們始終都惦記著這位帶他們走上音樂道路的老人,每逢佳節必致問候。
父親一車白菜
換來一把舊手風琴
張連友老人出生於1936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對音樂的愛好就是與生俱來的。在很小的時候,他就開始喜歡那些能發出“樂聲”的東西,並曾不斷嘗試著自己制作:“我小時候曾經用竹子扎眼想做出笛子,還專門去河裡抓魚,弄出魚皮來,然后用蠟紙和竹子,加上我在街上撿的馬尾毛,自己做了一把簡陋的胡琴。”
可能是見孩子痴迷音樂,張連友的父親咬咬牙用一車大白菜給他換來了一把舊手風琴,這是張連友老人童年最高興的事情,幾乎是不離手地帶在身邊琢磨和研究,這台手風琴也鋪就了他今后的音樂之路。
給困難孩子買琴
免費給孩子上課
從15歲開始踏上教師崗位,在教育部門工作了45年后,1996年,張連友老人退休了。因為周圍的親友和同事都知道他彈得一手好琴,所以在有人詢問他能不能抽空輔導一下自家孩子學琴時,張連友老人同意了。
除了輔導親友的孩子,退休后張連友開始擔任東升社區東昌支部書記,在工作的時候,他了解到附近有一戶人家生活很困難,家裡有一個7歲的孩子,孩子奶奶患尿毒症,一周需要進行三次透析,父親因為骨折不能出去工作,全家隻能靠孩子母親一人打工維持生計。張連友在和孩子家長一次溝通中,偶然得知孩子有想學樂器的願望,可是在一家人生活都不能保障的前提下,根本沒有條件給孩子上樂器學習班,更別說花錢給孩子買琴了,學音樂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奢侈”行為。
聯想起自己幼時的情況,張連友覺得不能讓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寬裕,就喪失了學習音樂的機會,於是他當即掏了1000元錢買了一台電子琴給孩子送去,並開始免費定期給孩子上課。
積水深達半米
老人推車去上課
有了這個開頭,張連友義務輔導困難家庭孩子的事業就開始了,有的是他自己發現的,有的是慕名而來的,隻要是想學樂器,張連友都願意上門去教。
一次,幾名住在丹東四道溝附近的家長找到張連友,想讓孩子跟著他學琴,四道溝距離張連友家幾乎橫跨了大半個城市,因為擔心孩子們去他那路上不安全,張連友老人便提出自己過去教。
當時他已年逾六旬,因為學琴得是一對一輔導,張連友便把那附近的孩子課程編在同一天內,到了授課的日子,大清早他就騎車出發,中午有家長過意不去要留他吃飯,他一律推脫說自己有事,不能留下,實際上由於路途太遠,他根本來不及回家吃飯,隻能在附近對付吃兩口,下午再去教另一個孩子。
張連友一堅持就是好幾年,無論盛夏嚴冬從沒耽誤過一堂課,如果冬天下雪路滑不好走,天不亮張連友就得從家出發﹔一次夏天暴雨,有的地方積水深達半米多,張連友騎著那輛小電動車過橋時車熄了火,為了不耽誤課,他就冒著大雨下車推著走了將近一個小時。
張連友的辛苦沒有白費,跟他學習的幾個孩子在樂器考級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怕傷孩子自尊心
收的學費給孩子買文具
張連友從一開始輔導孩子學琴就表明不收錢,可是看著他那麼大年紀耗費精力授課不說,還經常得風裡來雨裡去地奔波,很多家長覺得過意不去,給他錢他不收,家長便逢年過節時給老人送各種各樣的東西,張連友每次都拒絕,但是家長卻堅持要送,還有的孩子家裡實在沒有別的,快過年的時候便背著家裡的大公雞給張老師送去。
沒辦法,老人為了讓家長安心,也怕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張連友對家長表示隻給30元學費就夠了。但轉過頭,他又用送文具等方式,買了東西送還給孩子們。
帶留守孩子作曲
讓孩子走出自卑情緒
盡管教過將近200個孩子,問張連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他卻脫口而出是小家明。小家明跟張連友學琴的時候才七歲,上小學二年級,父親常年在外地打工,為了節省路費,幾年間甚至都沒能回一趟家,父子每周隻能通過短暫的視頻聊天“見”一面。
小家明總看不到爸爸回家有些失落,跟同齡的孩子相比也顯得有點自卑,小小年紀就知道不亂花錢,好讓爸爸不用在外面那麼辛苦。他把這些跟張老師說了,張連友一聽知道孩子心裡不好受,便想了個辦法哄孩子高興:你和老師一起創作一首歌好不好?等下次和爸爸見面,你唱給爸爸聽,爸爸肯定特別高興。
於是張連友將小家明的話改編成了歌詞,自己作了曲創作了一首簡單的兒歌——《美德孩子人人夸》:“爸爸媽媽在外打工,好辛苦啊,媽媽一粥一飯有計劃,我呀不亂花一分錢,為什麼?為什麼!美德孩子人人夸。”教給小家明后,孩子高興地唱給了父親聽,孩子爸爸聽后一邊流淚,一邊夸他唱得好聽。
老伴心疼他
讓他無后顧之憂
張連友老人義務教困難家庭孩子學琴,轉眼間過去了幾十年,最感謝的就是老伴兒王淑蘭,他在外面為孩子奔波,家裡的事多虧老伴兒一人擔起。
說起這些年老伴兒風雨不誤地出門上課,王淑蘭老人說:咋能不擔心呢,畢竟都這麼大歲數了,勸也勸不住,還好的是他身體還行,我也支持他去教那些孩子,他在外面忙活,家裡的事我就多做一些,減少他的后顧之憂。
除了給孩子們上課,張連友老人還熱愛創作歌曲,由他作曲的《長城贊》《蘭花賦》等多首作品在國家級比賽中都取得了獎項,他近期創作的《赤子情》也剛接到通知將在春節期間的省級衛視節目中播放。即便已經步入耄耋之年,但張連友老人表示他的教學和創作還會一直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