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消費級基因檢測如何保護隱私

2018年07月06日07:30 | 來源:北京商報
小字號

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繼23魔方宣布將產品降價至299元后,7月4日,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微基因推出0元套餐活動。根據活動,用戶以獲得他人邀請鏈接等方式購買微基因產品,並邀請3位朋友購買后,即可獲得標准版套餐的全額返現。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兩家消費級基因檢測龍頭公司的動作,或將引發新一輪行業降價潮。這背后,是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帖身肉搏爭取更多的數據沉澱。然而,我國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尚處於監管空白期,消費者的隱私該如何保護是一道現實課題。

價格戰漸升級

7月4日,微基因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先后發布了0元套餐活動。根據活動,用戶通過獲得他人的邀請二維碼或邀請鏈接,以邀請渠道購買微基因399元產品后,每成功邀請1人,可獲得133元/人的返現金額。邀請3位朋友購買后,用戶便可實現回本。

“這個活動是短期的,並非0元就可以購買微基因。”微基因聯合創始人陳鋼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活動是給老用戶的一個福利反饋,也是鼓勵用戶推薦給自己的親朋好友來使用。報告中含有家族基因的項目,可以跟親屬、朋友來做關聯,查看遺傳基因的異同、追溯祖源以及更多的遺傳信息如何從祖輩一步步地遺傳到孩子。

這並非今年以來業內首家降價攬客以及推出營銷活動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6月26日,23魔方發布降價公告稱,公司基因檢測產品價格從499元降到299元。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認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還處於培育期,民眾的消費觀念並不強。同時,檢測在科學性、准確性方面沒有統一的技術標准參考。在此情況下,通過價格戰來吸引更多用戶是必然結果。

上一輪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大規模降價潮發生在2017年8月,其中,23魔方率先將原先千元左右的標准套餐價格進行腰斬式降價,套餐價格從此前的999元降至499元。隨后,包括微基因等在內的多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也下調了產品價格。

據Analysys易觀日前發布的《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2018》1月報告顯示,在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微基因以10萬+的用戶量位列第二,23魔方以接近20萬的用戶量排名第一。“就23魔方和微基因在該行業的市場地位,它們的降價肉搏或再次引發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的新一輪降價潮。同時,由於項目檢測結果缺少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難以被消費者認可,導致消費級基因檢測遇冷,減價也是必然。”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集體降價,業內人士如此解讀。

這樣的觀點得到了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的認同。他表示,消費級基因檢測從目前來看不具備醫學價值,用戶感受度較低,購買過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的用戶很少會再次購買。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價格戰,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可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不過,陳鋼認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和醫學並不是對立的概念。“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批准23andMe(美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向消費者提供10種遺傳疾病的易感性測試產品。”

監管現空窗期

消費級基因檢測是指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消費級基因檢測套餐則是提供給消費者的報告結果,主要包括祖源分析、遺傳風險評估、運動等潛能水平、酒精代謝等體質特點以及用藥指南等內容。消費流程通常是支付費用后,檢測公司會將採集盒寄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採集唾液后郵寄至檢測公司,檢測公司收到樣本后的4-6周會生成檢測報告,消費者可以登錄檢測公司官網或公眾號查看。

據《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2018》顯示,2017年中國基因檢測行業規模達到158億元,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59.5億元。其中,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49.5億元。基因檢測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眾多玩家入局,華大基因的上市也將23魔方、水母基因、微基因等眾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帶到大眾視野。

站在風口的基因檢測行業也正在吸引資本的視線。2016年6月,愛基因宣布完成A輪融資﹔2018年1月,微基因宣布完成B輪融資,水母基因也於同月宣布完成A輪融資﹔同年5月,23魔方宣布完成B3輪融資。趙衡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屢獲融資來看,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確實有一定的熱度,但由於目前市場上消費級基因檢測技術門檻較低,項目成本不高,項目檢測結果的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待考,這些因素都讓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前景不明朗。

伴隨行業快速成長,監管空白的尷尬也逐漸浮出水面,這給該行業的前景增添了一份不確定性。

據了解,目前我國還沒有十分明確的官方指導文件或者行業協會的指導文件對基因檢測的隱私保護進行規定,缺少相關法律對泄露基因信息的行為進行懲處。尤其是在“天賦檢測”、健康風險等消費級基因檢測領域,國內的監管始終處於缺位狀態。

事實上,針對消費級基因檢測,不隻國內,國際上的監管也尚未完全成型。陳鋼提到的23andMe雖然獲得了FDA的批准,但FDA要求23andMe要提供足夠的文獻証明所檢測的位點與帕金森等10項疾病之間的關系,並嚴格審查實驗結果。此外,FDA對消費級基因檢測有明文規定,要求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服務至少應該滿足檢測結果清晰且適合普通用戶閱讀理解等條件。

易觀醫療分析師陳喬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從國際市場來看,基因檢測起到了一定的健康指導作用,因此,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擴張較快,相關市場法規出現較晚,伴隨相關法規的完善,市場將會洗牌。

隱私泄露存憂

在消費級基因檢測企業大打價格戰獲取更多用戶數據、監管處於空窗期的情況下,個人基因檢測數據的安全性也是讓人不得不擔憂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盈利模式大致分為以下兩種:一是當企業獲取到大量有效的數據,政府相關部門可能會進行購買。例如,當大量數據可以反映出亞洲人老年痴呆與某種因素有關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會購買相關解讀報告對相關人群進行義務宣傳防御﹔二是企業將獲取的數據銷售給相關藥企或保險機構獲取收入。

對此,陳鋼表示,目前微基因尚未實現盈利,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產品的銷售。2015年,微基因已實現用戶隨時可以對服務提出刪除個人數據等要求。“在防止第三方盜取相關數據方面,微基因不斷提高第三方攻破的難度,這與傳統的醫療管理系統措施類似。在用戶數據方面,單純的基因數據本身是沒有太大價值的,相關的一些研究都是需要用戶主動參與進行相關的調查,提供一些表型相關的調查結果(比如調查問卷等),結合用戶的表型情況與基因數據得到的研究才是有意義的。因此,微基因更多的是作為一個平台,數據的使用權都是在用戶的手裡。此外,在與相關高校開展‘遺傳近視’、‘女性痛經’等具體項目的研究方面,全都是事先征求用戶的知情權,取得同意后才會使用相關數據。”目前微基因也已經和各大高校、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包括丁香園、中科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

事實上,無論是微基因、23魔方還是水母基因等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它們對用戶的隱私保護大體相同。23魔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3魔方建立了隱私性、網絡保護以及用戶意願等多層次的保護機制,用戶可以選擇銷毀數據﹔水母基因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王小康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水母基因從生產數據保護、基因數據和用戶數據分離等方面建立了多層次的用戶保護機制,而且,從最初的樣本編號報告的加密,水母基因都有一套完整的企業標准。

盡管如此,消費者基因數據外泄的情況也時有發生。6月6日有報道稱,國外一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Myheritage丟失了9230萬個用戶數據。

此外,基因檢測公司對用戶提出的刪除數據要求也許並不能完全滿足。據彭博社此前報道,一位測試者向23andMe等公司提出申請,想要這些公司刪除所有關於自己的基因信息。但23andMe回復稱,目前還沒有刪除數據和樣本所需要的工具。雖然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大都向用戶承諾可以刪除數據,但在鄧勇看來,在沒有監督管理辦法的背景下,難免會產生數據的泄露以及濫用。“保險公司或藥企對相關數據均有一定的需求,保險公司可以對用戶數據進行設計,而藥企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精准銷售。”

“隱私的保護主要需要法律法規的制約,在沒有明確法律法規的情況下,需要考慮是否有法庭的判決。如果上述兩者都沒有,隱私的泄露是很難得到有效保護的。”趙衡如是說。

(錢瑜 姚倩 白楊)

(責編:覃博雅、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