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外資企業數量大增

李佳佳
2018年07月09日14:58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因試行統一地址庫登記政策和嚴把准入關,上半年全市新登記企業增速放緩

  記者從市企業注冊局獲悉,截至2018年6月25日,深圳市正式實施商事登記制度改革64個月,新登記商事主體超過256.3萬戶,超過特區建設30年登記量總和(63.4萬)的4倍。

  新登記企業戶數增速放緩

  按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深圳市2017年常住人口1252.83萬人計算,深圳每千人擁有商事主體255.2戶,擁有企業149.5戶,創業密度高居全國第一,對服務深圳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增強。

  但不同以往,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登記企業戶數同比下降,新登記企業增速放緩。2018年1-6月我市新登記企業154759戶,同比下降15.8%。其中,內資企業57戶,較去年同期減少177戶,同比下降75.6%﹔新登記私營企業145277戶,同比下降19.4%。唯一不同的是,外資企業的數量有所增加,新登記外資企業9425戶,延續去年9月份以來外資登記大幅增長的趨勢,同比增長173.5%。

  從企業總量分布來看,今年1-6月,新登記企業量南山區、龍崗區、寶安區位列前三,三區總和佔全市總量的57%。南山因北部片區的拓展,增長勢頭十分強勁,深圳灣、留仙洞等總部基地的發展,使得南山在企業規模和經濟規模上保持領先。寶安區、龍崗區的上升勢頭十分明顯,這一點從個體戶的數量增長中可以看出,眾多人口正在流入寶安區、龍崗區。

  兩因素導致增速放緩

  企業數量放緩增長的原因何在?記者採訪獲悉,今年深圳有兩項登記政策值得關注,首先是今年1月,市委政法委與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聯合發布《深圳市應用統一地址庫加強商事主體登記與監管工作方案》,從1月22日起在福田、寶安、龍華,試點推行在商事登記與后續監管中應用統一地址庫改革,將商事主體住所申報由原來的文字內容自由錄入方式,調整為利用全市統一地址庫選填標准地址的方式申報,試點成功后逐步全市推廣。1-6月,福田區、寶安區、龍華區新登記企業同比降幅分別為34.6%、13.6%、57.3%,此舉也說明試行統一地址庫登記政策,對於提高商事主體地址信息登記的准確性、提升登記質量、遏制虛假地址、通過地址無法聯系企業等實際問題發揮了積極作用。

  此外,為配合全市整頓金融風險工作部署,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自2017年起,出台多項措施嚴把准入關,對入駐前海的內外資企業均進行嚴格審查,要求內資企業必須有實際經營場所方可挂靠入駐前海,對外資企業加強實質性審查,嚴控因“港珠澳大橋”通車急需申請“兩地車牌”而突擊設立外資企業的“灰色產業鏈”形成。(李佳佳)

(責編:丁亦鑫、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