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滾動消息

粵港澳大灣區20家企業入圍2018《財富》世界500強

2018年07月24日13:45 | 來源:廣州日報
小字號

大洋網訊 7月19日,《財富》雜志公布世界500強排行榜。透過榜單,人們可以了解全球各大企業的發展趨勢,同時也可以一窺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模式。伴隨近年來經濟社會高速發展,20家扎根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登頂世界500強,彰顯了大灣區經濟巨大能量。在淨資產收益率榜上,騰訊、碧桂園、華為、美的等大灣區企業排位靠前,也成為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寫照。

環視世界三大灣區,東京灣區聚集了豐田、索尼等世界500強企業總部,舊金山灣區分布了蘋果、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而紐約灣區則聚集了一大批金融機構。總體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入圍企業呈現上升的趨勢,且產業結構呈現先進制造領銜下的多元化特點,創新型經濟能量正在迸發。

如何更好地與世界500強攜手向前?有專家表示,廣東仍需要做大做強智造企業,推動廣東的先進制造業從生產中心向創新中心發展。同時,粵港澳大灣區應借鑒舊金山灣區產學研合作經驗以及把握金融業擴大開放的重要機遇,為打造世界一流灣區營造創新創業環境以及相匹配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世界500強:

中國上榜公司

總數排第二

上周,2018《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今年上榜的中國公司達到120家,排名第二,遠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非常接近第一名美國(126家)。2017年,有115家中國公司進入世界500強,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企業17家,佔比14.8%。今年,總部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界500強企業為20家,佔比16.7%,比去年上升1.9%。

另外今年上榜的大灣區企業中,排名較去年大多有所上升。以同來自佛山順德北滘鎮的兩家“千億企業”美的集團、碧桂園為例,本次再次“攜手”入榜,且名次飆升。美的集團在2018年世界“500強”名單中位列第323位,較去年大幅上升127位﹔碧桂園集團今年則位列353位,較去年大幅上升114位。

另外大灣區企業也摘下不少單項冠軍。如中國內地公司中,利潤率最高的是騰訊控股有限公司,超過30%。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房地產榜單中,恆大集團位居第一名,碧桂園躋身前五。

而在此前財富中文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500強排行榜中,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內地9市共有60家企業躋身中國500強,集中了中國制造業巨頭,如廣汽集團、TCL集團、中興通訊、海信科龍電器、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中國聯塑等,涉及了家電、通信設備、汽車、機械、材料等諸多先進制造業領域,凸顯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先進制造業上的強勢地位。

對標世界

三大灣區

先進制造業中心東京灣區:

要從生產中心到創新中心

觀察對比世界三大灣區之一的東京灣區,制造業正是其一個重要標簽。戰前日本的制造業中心並不在這裡,二戰后日本准確判斷到能夠利用世界的能源和市場,於是就在東京興建了兩個大型臨海工業帶,把在灣區搞現代工業的優勢利用到了極致。

東京灣區向西發展出京濱工業地帶,向東發展出京葉工業地帶。這裡集中了包括鋼鐵、有色冶金、煉油、石化、機械、電子、汽車、造船等產業,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產業地帶。東京灣區擁有市原、木更津、君津等工業重鎮,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1/3。日本比較大的制造業企業總部大多設在東京,比如豐田汽車、日產汽車、三菱重工、佳能、東芝、日立等。

反觀粵港澳大灣區,有兩個城市是制造業的典型代表。一個是代表自主產業模式的佛山,一個是代表外資投資模式的東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給這兩個制造業大市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新的機遇。無論是佛山的“國際產業制造中心”,還是東莞的“國際制造服務中心”,都說明先進制造業向灣區聚集,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廣東制造業的龍頭標杆,廣汽、美的、格力、TCL等企業引領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涌現出一大批“智能化”“創新型”企業,為高端制造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力量。隨著粵港澳三地11城合作的加深以及科技創新的帶動,廣東必然從原來的前店后廠升級為先進制造業、創新產業、現代服務業“三輪驅動”發展,為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提供基礎力量。

全球科創中心舊金山灣區:

產學研合作發展 為科技創新賦能

位於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灣區堪稱全球科創中心的典范。灣區內的硅谷,被譽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高地。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蘋果、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等高新技術、互聯網企業均躋身榜單。而騰訊是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家入圍的互聯網企業。

今年年初,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團赴舊金山採訪時發現,包括斯坦福大學在內,整個硅谷有加州伯克利大學等20所知名高校環繞。眾多企業都與當地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企業通過為大學提供研究資金設備,或是直接參與研究,並把最新研究成果用於工業,而研究機構可獲得大量的科研資金,從而實現大學與企業的創新驅動循環,並推動硅谷科技創新持續向前。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崔屹認為,硅谷臨近斯坦福大學等國際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學和科研院所,這種科研與生產的緊密結合,從而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這也是硅谷能持續創新的核心動力。“在斯坦福大學,這裡的教授很熱衷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面向市場,因此很多教授都是企業的老板。”崔屹稱,以其自身為例,他也主導成立了兩家公司,將鋰電池等研究成果產業化造福社會。

眼下,廣東還攜手港澳共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主要承載區,未來將進一步完善與香港、澳門的合作機制,促進走廊的產業市場優勢跟港澳的科研信息優勢有機結合。未來隨著三地技術、人才、資金、產業等創新要素便捷流動和深度融合,也將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營造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

全球金融心臟紐約灣區:

提升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

紐約灣區匯聚著全球金融資源,成為全球三大灣區中唯一的金融灣區。紐約灣區的地標莫過於曼哈頓的華爾街,這條不過500米長的街道,駐扎了近百家本土銀行、幾百家外國銀行的分支機構,還有幾十家投資銀行和其他眾多金融機構,令其被稱為全球金融心臟,成就了紐約金融灣區的地位。

分析和整合數據資料發現,紐約灣區金融持續發展的根本之一是精准的產業定位和城市規劃,而其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更是有力地保証其高效運行。從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再到輔助機構金融咨詢公司等,每個金融相關行業在周邊都能便利地尋找到。此外,灣區內雲集的高校也為金融人才儲備上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中國500強排行榜榜單中,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機構共有4家,包括廣發証券、招商銀行等,其中中信証券股份有限公司為今年新入榜。在金融業的發展方面,粵港澳大灣區除了培養本土金融機構之外,各類金融服務機構也是不可或缺的條件。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不同制度、政策交融的特殊區域,其金融創新核心在於“共通共融”,即利用港澳與內地獨特的產業、制度、金融優勢,推動粵港澳金融競合有序、協同發展,擴大內地與港澳金融市場要素雙向開放與聯通,打造粵港澳金融核心圈。

廣發証券董事長孫樹明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產業體系完備,廣深港澳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具備打造世界一流產業集群的良好條件。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結構和動力正在加快轉變,迫切需要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加快培育新經濟新動能,促進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單純從經濟總量看,粵港澳大灣區高於舊金山灣區,與紐約灣區相當,但在引領全球經濟發展、主導全球資源配置、帶動全球產業升級等方面還有明顯差距。粵港澳大灣區應牢牢把握金融業擴大開放的重要機遇,大力整合內部競爭優勢,打造與世界一流灣區相匹配的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孫樹明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具有堅實的產業基礎、人才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金融創新開放必將促進灣區的發展,同時灣區的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金融的創新開放。建議金融創新要堅持“以創新合作為主線”“以直接融資為重點”“以國際化為導向”,推動區內經濟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引領內地、全國乃至全球經濟揚帆遠航。

(責編:董菁、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