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大學“開放日”裡的紅色印記

一灣碧水,搖動著秋風送來的縷縷輕紗﹔幾條小路,蜿蜒著山海間的濃濃綠色。惠州小徑灣因她的寧靜俏麗,令游人流連忘返,而這裡的一次特殊聚會,為我們留下永久的紀念。
9月7日,由華潤集團投資建設的華潤大學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關注者慕名而來。其中,不乏一些從香港趕來的耄耋老人,他們在大學校園找到了諸多令他們難以平復的紅色歷史印記。
這是一所依山而建的開放式學校。二十幾棟高低錯落的建筑,如同鑲嵌在海岸邊的紅色寶石模塊,引發人們的聯想……
在這近7000平方米的校園裡,有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課堂,有啟迪心智、培養團隊精神的實驗室,有記述華潤80年風雨歷程的檔案館。
在新落成的檔案館裡,一張張鐫刻著時代年輪的照片,一件件述說著歷史故事的珍貴文物,一樁樁史詩般的往事回顧……讓參觀者再一次感到,祖國在,華潤在!祖國強,華潤強!在暗夜黑雲的年代,香港的一間小閣樓裡隻有三個人的“聯和行”成立了,她如星星之火,在暗夜中燃起,她如一個水滴,融入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大潮,她如一位商海中的勇士,奔向波瀾壯闊的征程。
在參觀群眾中,一位身材瘦小而精神矍礫的老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步履矯健,總是走在最前面,捧在手裡的照相機跟著他的目光不停地忙碌著。在智能化教室裡,他被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學習方式吸引。老人說,他叫譚沛,今年88歲了,童工出身,受盡磨難,18歲那年進入華潤后才學習了一些專業知識,成為運輸戰線的一名老兵。當他聽說“開放日”的消息后,興奮得掐著指頭數日子,他要把所到過的地方記錄下來,讓更多的香港人了解內地的發展變化,讓一代代華潤人把愛國情懷傳承。老人拍著挂在胸前的照相機說:“趁我身體好的時候,我還要到祖國各地多看看,幾十年來,我參與內地向香港發送各種物資的工作,我親身感到香港和大陸人民有血濃於水的感情。”說到這裡,老人眼圈有些發紅,情緒有些激動。
在幾幅已泛黃色的老照片前,83歲的馮希明和78歲的老伴黎潤寬久久凝望,“這張是我們的生產廠房。”“那一張是我工作過的車間。”這些老照片牽出老人們多少回憶,撫今追昔,萬千感慨。
清晨,海風吹散了薄霧,金色的陽光射進了校園,為隨山而建層層疊疊著的紅色建筑鑲上了高低錯落的金邊。人們向校園的山間廣場聚攏,等待神聖時刻的到來——鮮艷的五星紅旗即將冉冉升起。
祝願走過80個歲月年輪的華潤,朝氣蓬勃,永遠年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