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BAT、華為全數進軍量子計算:阿裡領軍、華為追趕

董菁
2018年10月15日15:50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量子計算領域近期異常熱鬧,中國各大科技企業相繼宣布進軍量子計算領域。近日,華為發布了HiQ模擬器﹔剛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阿裡巴巴達摩院宣布已著手量子計算系統和超導量子芯片的研發﹔今年3月,百度也宣布成立量子計算研究所﹔騰訊亦開始人才布局。分析人士稱,國內量子計算領域或迎來“黃金發展期”。

相比傳統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最大區別在於:可以在很少的步驟中,完成傳統計算無窮無盡的步驟才能達到的計算力。一旦量子計算機取代傳統計算機,人類的計算力將出現指數級的提升,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制藥等多個領域將有顛覆式巨變。

分析人士指出,各大科技企業對於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可以總結為:阿裡領跑、華為追趕、百度加速、騰訊起跑。

阿裡巴巴是國內企業起步最早,軟硬結合技術布局最完善,最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企業。2015年就開始布局量子計算,與中科院成立聯合實驗室,開展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阿裡巴巴前沿與基礎科學研究機構達摩院成立,量子計算成為其核心研究方向之一。近兩年,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相繼加盟阿裡,如師從計算機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姚期智的美國密歇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馬裡奧·塞格德。

今年5月,達摩院量子實驗室推出世界最強量子模擬器“太章”,在世界上率先成功模擬了81(9×9)比特40層的作為基准的隨機量子電路。

剛結束的雲棲大會上,達摩院又宣布著手超導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系統的研發。這使阿裡巴巴成為繼IBM、微軟、谷歌和英特爾之后,全球第五家啟動量子硬件研發項目的大型科技企業。在國內率先進入軟硬件兼備的全解決方案狀態。

華為緊隨其后,重金投入量子計算研究。今年10月,華為發布了HiQ量子計算模擬器,模擬了全振幅42量子比特、單振幅81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

百度與騰訊在量子發展戰略與技術路徑規劃上則處於模仿和起步的早期階段。

騰訊近年才開始早期的人才布局。去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系任副教授張勝譽首次以騰訊量子實驗室負責人、杰出科學家的身份現身,這也是騰訊量子實驗室的首度發聲。

百度量子計算研究所則於今年3月剛剛成立,所長為悉尼科技大學量子軟件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

(責編:董菁、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