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性破產"到全球"四強" 國有大型銀行"涅槃重生"

記者 陳聖潔

2018年08月13日08:03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史上首次!中國四大行全面登頂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單。”

近期,全球權威雜志英國《銀行家》發布2018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單,中國四大銀行首次包攬1000家大銀行前四名,排名順序分別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更是以一級資本3241億美元連續六年位居榜首。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的中國大型商業銀行,在十幾年前,竟面臨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困境,其不良貸款率還高達20%以上。若按規定計提足值撥備,國有大行將嚴重資不抵債。以至於當時國外的部分學者給中國的國有大行冠以“技術性破產”的帽子。

放眼改革開放40年,中國銀行業走出了一條“涅槃重生”的道路。國有大行不但在金融危機中全身而退,還完成了華麗轉身,資本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而這一切與發端於2003年下半年的那場“孤注一擲”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改革密切相關。

曾面臨“技術性破產”

1999年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約3.2萬億元,僅次於經濟停滯不前的日本,居亞洲第二位。

巨額不良貸款對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業運行構成嚴重威脅。在這一背景下,1999年,國務院先后成立了四家直屬國務院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下稱“信達公司”),專門對應負責解決四大行不良資產的問題。至2000年7月,承接工作基本完成,共計剝離約1.39萬億元的不良資產。

但是,剝離不良資產依然沒有觸及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的深層次矛盾,無法根本扭轉國有銀行的經營困境。按照新的貸款五級分類標准,截至2003年9月末,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仍高達約2萬億元,不良率達到21.38%。

而在國內外投資者眼裡,即使21.38%的數字,也被認為藏有水分。在2002年和2003年,“中國的國有銀行在技術上已經破產”成了眾多國際報刊上的大標題。

對於這段黑暗歷史,2012年初,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回顧與展望》一文中有過這樣的回顧:“當時很多國際國內主流媒體對中國金融都有非常嚴峻的描述,比如‘中國的金融是一個大定時炸彈,隨時都可能爆炸’,‘中國的商業銀行技術上已經破產’。當時,大型商業銀行報告的不良資產率是25%,市場的估計基本在35%至40%。還有一些人指出,如果按照貸款的科學分類,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可能超過50%。這很大程度上使得國際國內很多人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比較悲觀,失去了信心,外資也不敢進入中國金融業。”

當時國有銀行何以陷入這般困境?

根據當時的調查分析,大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歷史形成主要還是來自政府干預、法律環境薄弱、大型商業銀行客戶群管理不善等原因,與當時的信貸文化有密切關系。當然,大型商業銀行自身治理不規范、經營管理不善、金融壓抑、金融市場發展滯后、外部監管不足、考核機制不健全等也是重要原因。

具體來看,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約30%是受到各級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干預﹔約30%是對國有企業的信貸支持所形成的﹔約10%是國內法律環境不到位、法制觀念薄弱以及一些地區執法力度較弱所致﹔約有10%是政府通過關停並轉部分企業進行產業(包括軍工產業)結構調整所形成。總的來看,20%的不良貸款是大型商業銀行自身信貸經營不善造成的。

在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風險積聚的同時,中國加入WTO也在2001年取得了關鍵性突破。中國政府承諾,2001年12月加入WTO起的3年后,開放外資銀行的境內公司人民幣業務﹔5年后再開放外資銀行的境內零售人民幣業務。這意味著,到2006年末,外資銀行全面進入中國金融市場后,中國銀行業將不得不與國外同業,尤其是西方大型銀行展開全方位競爭。

這種競爭,對積弊已久的中國銀行業而言,是生死存亡的考驗,彼時各界對國內金融機構競爭前景普遍擔憂,銀行體制改革滯后問題也愈發被關注。同時,1998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也早已給中國脆弱的金融體系敲響了警鐘,加強了改革的緊迫感。

在此背景之下,國家決定啟動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

改革奏響“三部曲”

2002年11月8日,黨的十六大勝利召開。十六大在總結十五大以來經濟體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提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方略。其中,國有企業改革問題依然是重中之重。十六大報告指出,“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要使國有商業銀行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當年12月9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訪問美國時公開表示,“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目標已經設定”,半年之內就會開始。自此,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全面提速。

回顧歷史,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總體上分為三個步驟。一是財務重組,即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消化歷史包袱,改善財務狀況。

財務重組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礎。2003年12月,為了補充國有銀行資本金,化解不良資產,解決歷史的包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成立。黨中央、國務院決定,選擇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並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注資,希望藉此從根本上改革國有商業銀行體制。自此,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拉開序幕。

此后數年間,中央匯金又分別向交通銀行注資30億元、向工商銀行注資150億美元。2008年11月6日,匯金公司以1300億元人民幣等值美元注資農行,注資完成后,匯金公司持有農行50%的股份,同時,財政部在農行的1300億元所有者權益將保留,雙方並列成為農行第一大股東,各持有50%的股份。

通過政府注資,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得到了很大的補充,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此外,通過注資引入外部審計,也增大了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狀況的透明度,為廣大公眾的監督創造了條件。

當然,注資不是惟一手段。在對建行、中行進行注資后不久,被稱為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第二次剝離”的行動悄然啟動。2004年6月,在四大行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率仍“高筑”的情況下,國家再度對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兩家銀行施以援手。通過競拍的方式,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共2787億元可疑類不良資產,被信達公司納入囊中。此舉無疑將為兩行的改革進一步卸下沉重包袱。

改革的第二步便是公司治理改革,即根據現代銀行制度的要求並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對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和內部運行機制進行改造。公司治理改革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和關鍵。

改革的第三步是資本市場上市,即通過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進一步改善股權結構,真正接受市場的監督和檢驗。立足各自股份制改造的不同特色,在國家外匯注資等系列政策支持下,通過財務結構重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以及公開發行上市等先后幾個階段,四大國有銀行相繼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並成功上市,掀開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

2005年6月,交通銀行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5年10月,中國建設銀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成功回歸A股市場。2006年6月和7月,中國銀行也先后在香港H股和境內A股成功上市。2006年10月,中國工商銀行成為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同時上市的第一家金融企業,當時創下全球有史以來IPO最大規模。2010年7月,農業銀行先后在上海和香港兩地上市,至此國有銀行股改上市畫上了圓滿句號。

在資本市場上市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深化和升華。通過公開上市,銀行的融資渠道得到進一步擴大,資本金問題得到很大的解決。並且,隨著銀行上市和財務狀況的逐步改善,還能在証券市場向原股東配售新股以及向新的投資者增發新股,吸引更多的資金參與上市銀行的發展和壯大。此外,不僅僅是融資,通過公開上市,我國主要商業銀行開始真正成為市場化的主體。

中國銀行業崛起

從2003年到2009年,這場耗時數年的股份制改革建立了有利於銀行長期發展的現代銀行制度,給大型銀行帶來巨大轉變。

通過這次改革,我國銀行業整體實力大幅提升,資本實力、資產質量和經營效益不斷提高,一些商業銀行躋身全球大銀行之列。

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首次突破250萬億元,達到252萬億元,資產規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是2003年改革前(2002年末為23.7萬億元)的10.6倍。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實現持續“雙降”,其中不良貸款余額降至1.71萬億元,不良貸款比率從2002年末的23.6%下降到2017年末的1.74%。

與此同時,股份制改革讓商業銀行內部風險管理能力得到持續增強,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堅持推進改革和加強經營管理並重,公司治理架構不斷規范,新的體制和機制日益發揮重要作用。2008年下半年,美國次貸問題蔓延和加深、演化成為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由於我國經濟發展健康強勁,我國商業銀行改革啟動及時、持續推進,我國金融業整體抗風險能力得到顯著增強,使我國經受住了這輪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應該說,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成效。

此外,這次改革后,我國銀行業積極參與國際銀行業監管改革和標准制定,金融監管體制不斷完善。2009年,我國金融管理機構代表中國正式加入了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標志著我國開始全面參與國際銀行業監管標准與准則的研究制定工作。周小川稱,總體看,經過這輪改革,我國初步建立了較為全面、系統的金融法規體系,全面推行了貸款質量五級分類等一系列審慎監管制度,加強法人監管,改進監管手段,實施國際標准的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強化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監管,加強對創新業務的監管和指導,基本形成了審慎監管的法規框架。

回顧14年歷程,從“技術性破產”的懸崖邊走回的中國銀行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根可靠支柱。以產權為核心的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革,使得中國大型銀行涅槃重生,翻開了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在中國當代經濟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商業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體系的基石,但這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改革順利收官隻意味著中國金融業改革近期目標的實現,國有銀行改革之路卻還未走完。

“國有銀行改革永遠在路上,沒有終點,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大型商業銀行需要持續推動經營轉型和完善公司治理。股改上市並不是國有銀行改革的終點,它只是大型商業銀行改革的新起點。”在今年第十屆陸家嘴論壇上,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這樣總結國有銀行改革。

(責編:勾雅文、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