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京東方高文寶:物聯視界 共創共贏

2018年11月07日16:26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圖為京東方高級副總裁、顯示與傳感器件事業群CEO高文寶發表演講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今日,京東方全球創新伙伴大會·2018 (BOE IPC·2018)在北京盛大開幕,全球相關領域專家學者、企業高管齊聚北京,共同探討物聯網細分領域應用、技術及未來趨勢。京東方高級副總裁、顯示與傳感器件事業群CEO高文寶參加顯示器件論壇並發表了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內容也代表我個人的一些看法。上午集團各位領導給我們分享了很多內容,這也代表著將來的趨勢,是我們的發展脈絡。作為京東方來講,我們將秉承著這種理念一直前行下去。

大家看到跳動的數字,可能有人在想是時間在飛逝,大家知道一年有多少秒嗎?一會兒拿計算器算一下﹔這是財富在增長嗎?也不是,這是端口的數量。現在端口的數量達到什麼程度?是在306億的基礎上,每天快速增長。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IoT端口增量是每分鐘達到5000個,大家想象一下。我們每天接觸的事物很多都是端口,因為我們要交互信息,必然需要端口,未來五年端口數量增長速度達到15%以上,但是我們還有一個數據,就是顯示器件增長居然是個位數,甚至就是1%。甚至有的領域裡是負增長,所以這是完全不匹配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端口達到5%的增長,這僅僅匹配未來五年增長的三分之一而已,顯示器件數量會多麼的龐大,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種不匹配來源於我們對需求端沒有很好的去認識,沒有很好的去拓展。

大家看到這個畫面有人會想這是聽說讀寫,因為我們都從小時候過來,我們念過小學也有人念過幼兒園。這裡是有聽說讀寫,人類獲取信息都是通過這種感覺來的,經過外部的刺激來形成記憶。這裡的數據我們可以看一下,獲得信息的83%是通過視覺而來的,有11%通過聽覺,3.5%通過嗅覺,1.5%-2%甚至3%是觸覺還有味覺。大家每天都在吃東西、嗅空氣,這僅僅是1%,剩下83%這麼大的數量,對我們來講這是巨大的空間。

相信在座的各位,如果每天接收不到信息,每個人都會恐慌,這就是現在的時代,在IoT時代大家面臨的窘境。所以我們要怎麼樣?規避它還是去開心的迎接它?我們要享受,我們獲取信息的過程也很坎坷,大家知道我們從最早的電視開始到現在發展這麼多年,經過無數代不斷的創新、發明、融合、制造,我們才有現在豐富多彩的顯示產品出來。

大家知道, CRT電視最早是在1931年發明的,實現電視實用化,而Mobile是1973年出現的,現在大家想象一下那麼多年以前就已經有了電視,到今天為止我們還僅僅是在看電視嗎?不僅僅是看電視了,形式已經在改變了。既然提到顯示我就不得不提這幾個代表性的領域,TV、Mobile及其他的顯示。大家知道每年出產的顯示面積基本在2.1億平米左右,TV佔比一直居高不下,基本在70%以上,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人的視覺佔比83%,因此TV佔比達到70%以上也不足為奇。TV面積每年增長是4%以上,甚至對於一些特殊尺寸、大尺寸增長率更高一點,這就形成對比:前面我們說顯示器件端口增長1%,TV的面積增長4%。大家想象一下,我們以前看電視,19英寸、21英寸、32英寸、43英寸、49英寸、55英寸,已經夠快了,而現在65英寸已經開始普及化,75英寸也離我們很近、很近,尤其在中國大陸。這種主流尺寸的變化,用這張圖表給大家進行演示。以前尺寸是21英寸,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數據逐漸走向平衡就是20%。55英寸目前已經成為普及到20%出現平台期,65英寸從2018年開始,大家知道2018年是一個重要的點,大於5%的佔有率,大概是6.9%,到2019年就超過10%,2022年它也許會快速增長到20%。所以在座的各位,你們家裡電視如果不是大於55英寸的話,得趕緊換了。大家加油,這個不僅僅是支持我,也是支持京東方,支持我們整個顯示產業。

再看一個數據,我經常給我同事講,你知道全世界有多少人口嗎?75億,有人說76億。我想如果按家庭來算大概有多少家庭,每個家庭要配多少台顯示?現在這個數據已經不對了,因為很多人用兩個手機,用兩個電腦。為什麼?原來這是高端消費品,現在已經成為你的生活必需品甚至快銷品。每個人身上如果沒有電子設備的話,你就不應該進到這裡來,我相信每個人手裡至少3個以上。所以75億的人口裡,大家想象一下80后、90后,有30%,是22億以上,甚至有人說超過30%就是近25億人口,這25億人口對中國和對全世界來說就是貢獻GDP的人,當然我不屬於80后,我對社會貢獻稍微低一些,我是創造價值,但消費力低。

所以,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將來這部分人群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他們喜歡什麼?關注什麼?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滿足他的需求和他的需要,像對待孩子一樣,他不願意的時候要告訴他還有這個好東西。不要以為我天天給你推薦OLED手機,其實我不是做OLED推銷的人,但是大家隻要用過了感覺就變了,回不去了。我希望你們在消費終端去講,應該用體驗最好的,注重消費體驗能夠帶來什麼樣的附加價值,最終是如何讓你的眼睛獲得愉悅的體驗。

再講講25億人口他們更注重消費的是什麼?他們喜歡看電影,像驚悚片,還有體育賽事、游戲,連續劇看的不多。這裡有個調查數據,雖然找不到出處,但60%以上都在看這些。你要看這些電影看驚悚片,你就得用最好的顯示,音響好視覺體驗好,尤其顆粒感很重要,像會場大屏幕這麼大的顆粒感會有感覺嗎?不會的。所以我們可以不去電影院,攢錢買電視,京東方10.5代線量產,讓65英寸、75英寸開始在中國普及,價格一定是你們能消費得起和願意消費的。所以大尺寸將成為必然需求,那就離不開京東方。10.5代來了。我可以告訴大家BOE具備全球最大的超高清顯示集群,我們有4個8.5代線,10.5代線在合肥,還有武漢10.5代線。

我們外面展區的應該場景,對人的沖擊不僅僅是為了看電視,以顯示屏為基准去定義,它已經無處不在了。你覺得電視大,如果將來場景空間四周都有顯示,你還覺得大嗎?不會的,如會場這麼大的顯示、熒幕你為什麼不能適應呢?如果都改成顯示完全可以,今天我們第一次展示0.99毫米拼縫的拼接屏,對這個來講完全可以替代。

現在對8K推廣力度沒那麼強,需要業界同仁一起去做,4K的普及也不夠,替代2K的速度也很慢,5G炒的非常熱,但是應用起來現在到什麼程度?我們希望2018年真的是一個起點真的要快速漲起來。大家知道8K僅僅佔比不到5%,如果它在電視70%以上的份額裡面佔到10%,那是什麼樣子?你要用到8K一定是65英寸以上,75英寸、86英寸這樣的級別。

大家說我家裡小放不下大電視,還有一個數據調查可以參考,現在年輕人在3×3平米的活動空間裡進行娛樂活動,對75英寸的需求是多大?這個數據已經出來了。有多少年輕人買呢?有20%幾年輕人要買75英寸。而真正把大尺寸體驗發揮出來需要有在通路端的內容,制作、運營上下功夫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專業專心專注做屏。大家在門口看到的烏鎮實時畫面就是通過5G網絡實現的8K直播,那裡面畫面是真的不是后期加工的,我們在傳輸端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有了這些就需要更好的顯示,京東方已經做好了准備,我們在8425的理念下,一定是做最好的產品,給你們提供最好的使用體驗。

由大及小,剛才說了電視,現在說手機,每個人手裡至少有一部手機,20年前的手機是什麼樣子?打打電話、發發短信,還舍不得,因為那時資費比較貴。我記得我剛買第一台手機的時候,當然是諾基亞3310,當時花1000多,我將近18年前買的,按照購買力來講現在應該多少錢?應該是萬元機了,那時的通訊資費又那麼貴,但我們都下決心去買,因為我們需要互聯互通、快速聯絡。十年前大家看到諾基亞,看到有屏幕的展示,大家開始愉悅使用,看誰的手機鈴聲響、震撼,吸引別人,讓全世界人都能聽到我在打電話。現在大家注重的是隱私,所以用最好的顯示是給自己看的而不是給別人看。現在的需求已經變了,甚至不想讓別人看到我用的是哪個品牌型號的手機,即使你用的是比較好的。什麼是比較好的?符合自己需求就比較好。

現在每個人有兩個手機正常,三個也不足為奇。全球智能手機用戶佔比數據大於59%,我們看后面的背景數據有多少?韓國94%都已經使用了,普及率非常高。中國是68%,中國有將近15億人口,印度有13億人口才22%。再看非洲,非洲一共有13億左右,它的比例有30%左右,20%多。我們再看巴西,巴西兩點幾億人口有50%,對手機來講有巨大的空間。BOE做手機是從4.5代開始,延伸到北京5代,鄂爾多斯5.5代,合肥6代,我們也是全球第一家用8.5代線生產手機的,總體每年出產數量大於4億片,我們需要更好的顯示和互聯,對軟件和硬件有更高的需求。我們從分辨率來講qHD甚至到4K,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要求越來越高,從尺寸來講越來越大,形態變化也各異,這對大家是一種視覺沖擊,以前大家看到直板、翻蓋等等,現在折疊出來了,將來卷曲也許會出來。柔性顯示可以對形態變化帶來無限暢想,我們在成都已經有6代生產線在量產。在規劃上,綿陽6代線今年年底就實現點亮,重慶項目正在建設中。我們希望各界朋友,在終端、系統端跟我們一起合作,把屏幕、指紋等整合的技術跟我們一起做,不要把顯示屏僅僅看成顯示,它是綜合體,能給大家帶來更特殊的體驗,這樣大家才有意願消費它。

再往小看,手表,今天沒戴手表的人數太多了。以前大家用手表都覺得是一個象征,因為每天看時間,它隻有一個基礎功能,還有就是展示給別人看。我念書時最想要一塊手表,后來又有了TN/STN電子表,我相信大家都戴過,我現在還戴這樣的手表。現在大家對手表定義已經完全變了,它甚至已經變成一個互聯的終端,打電話等功能都有,可以有提醒、監測等信息,大家知道將來誰跟你最親近嗎?當然是你家裡人,但手表跟你也許最親近,像我睡覺時都不摘下來,也許老板會半夜給你打電話,他打電話的時候你最好能醒,它真的24小時在跟著你。

大家認為手表有些問題,如充電等等,其實都在解決,科技在飛速進步,我們的合作伙伴做了很多創新東西,大家會體驗到不同功能的手表。在這點上希望大家看到的不僅僅是手表,隻看時間早就過時了,它提示你很多東西,也可以成為控制平台。家裡的一切家用電器跟手表、手機都可以互連,一直到電視,萬物互聯,最終結果是所有端口都要聯通,用數據來傳送,通過數據來表達,這才是最重要的使命。

今天大家體驗了AR、VR,大家有一個誤解,它只是娛樂嗎?我們跟合作伙伴做了很多的探討,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想象一下,精細度越來越高,甚至達到5600多PPI的時候,使用的范圍不僅僅是娛樂了,將來在教育、工作各個場景都會出現它的身影,空間是無限的。這裡需要很多合作伙伴跟我們一起開拓,尤其深耕基礎的技術包括整合的技術。我們昆明的Micro OLED項目已經封頂,年產100萬片以上,希望各位採用。

我講了這麼多,眼花繚亂的顯示,萬變不離其中,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有你有我有他,我們每時每刻都需要接觸顯示,BOE真的在深耕,我們在看人需要什麼,當低層次需求被滿足以后需要更高的追求,需要更便利、更舒適,這也是我們追求的。我希望大家跟我們一起聚焦創新,兩端都要創新,從技術端到應用端,我們通過不斷的創新滿足更高層次的需求,京東方一直堅持這個理念。我們董事長提出5P1H,在顯示畫質各方面深耕,我們有基礎的OLED技術等等,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我們在顯示的五大領域已經實現出貨量第一,但這還不夠,我們要拓展更多的應用場景,更多的應用領域,甚至在傳感領域的應用上我們也要下一番功夫。今天展區有很多互聯、互通、傳感的,希望你們跟我們一起。

京東方一直秉承著對技術的尊重,對創新的堅持,我們對知識產權是極端尊重的,對新生事物是非常敬畏的。我們願意跟合作伙伴一起探討,歡迎各位來找我們。我們專心、專注、專業做顯示,這麼多年的增長仰賴於各位的支持,我們做好中間這一塊,希望上游這一塊、下游這一塊,我們更多的聯手,一起創造美好的生活。

我們堅持“開放兩端、芯屏氣/器和”物聯網發展戰略。我們希望拓展應用端,我們希望做硬件、軟件的創新、融合,場景端也要拓展。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上游和我們一起創新,從材料端、技術端到產品應用、功能整合。希望通過這些理念給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讓大家喜歡我們,把顯示應用到最佳場景范圍裡,這是我們的理念。舉個例子,這麼多年,我們Mini LED、全面屏等,都是一起開發確定的,這也給我們帶來很多升級體驗。兩年過去了,我們跟高校合作有20多家,新材料開發有50多件,我們也舉辦了24次創新會議,我們后面還需要更多、更多。

最后我用一句話總結,深度合作、協同開發、價值共創,這一直是我們內心的追求。我最近看的一本書,張開遜教授寫的,原文引述比較好,他在一本書裡回望人類發展之路寫了一句話對我觸動比較大:人類是唯一可以決定自己未來的物種,思考發明與人類未來的關系,重新審視人類創造活動的終極價值,探究駕馭人類創造力的智慧,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謝謝各位!

(責編:杜燕飛、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