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格局攜手中國航空業起飛——對話波音民機副總裁蘭迪·廷塞斯

波音在2018中國航展上宣布,2018年前三季度,波音向中國交付飛機總數已達153架。至此,波音向中國交付飛機數量已經連續6年每年超過140架。此外,波音將於今年年內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飛機。
與此同時,波音還將在2018年迎來與中國航空業合作的重大裡程碑——波音舟山737完工和交付中心項目預計將於今年12月投入運營並交付首架737 MAX飛機,這將成為波音首次在海外實現飛機交付。
作為波音民用飛機市場銷售副總裁,蘭迪·廷塞斯“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環球飛行,而中國則高居其出行記錄的榜首——這裡也是波音全球戰略的“重中之重”。
“在過去40年,中國的航空市場無疑有了長足的變化和發展。現在,我們要從新的視野來審視中國航空業並攜手它一同起飛,” 蘭迪·廷塞斯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自己見証了中國航空業起飛的歷程,並有幸在其間“發揮了一點點作用”。
中國市場對波音至關重要
“中國對於波音在全球市場的表現至關重要。中國對於波音不僅意味著龐大的市場,更是彼此成就、互利共贏的戰略合作伙伴,”廷塞斯說。
2017年,波音向全球交付763架新飛機,再創新紀錄。其中,202架交付中國,標志波音交付中國的飛機數量連續5年超過140架。現在,這家美國航空企業制造的大約百分之二十五的民用飛機訂單都來自中國,每生產三架單通道飛機其中就有一架交付中國市場。
“單通道飛機仍然是中國民航市場上的絕對主力機型,也是未來仍將快速增長的部分。波音非常看重最新的737 MAX系列飛機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持續推進向中國航空公司交付這一新的機型,”他說。
現在,中國還成為波音寬體飛機787夢想飛機的全球最大目的地國家。全球服役的787機隊中有20%的航線是連接中國的航線。
“中國人越來越想也有能力去看世界,同時世界對於中國的興趣也與日俱增。寬體機市場和國際遠程、超遠程航線的發展趨勢已清晰可見,”他說。
根據波音最新發布的《2018-2037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展望》預測,中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萬億美元級民用飛機市場,未來20年在新增飛機和航空服務領域將創造價值達2.7萬億美元的民用航空市場需求。
波音預測顯示,中國未來20年間將需要7690架新飛機,總價值達1.2萬億美元。同時,中國龐大的機隊還將需要總價值達1.5萬億美元的航空服務市場。
布局航空服務“水到渠成”
2017年,波音全球服務集團正式投入運營,與波音民用飛機集團以及波音防務、空間與安全集團並列為三大主力業務。其服務業務主要集中在航材和航材物流,飛行員和專業人員培訓,數字航空以及工程改裝與維修。
波音全球服務集團在2017年的營業額是146億美元,預計今年將在150至155億之間。
“沒有人會比波音更了解波音飛機,制造商對於飛機的認知和知識產權是一種優勢。”他說,大力拓展服務業務恰逢其時。
航空服務市場蘊藏巨大市場機會。預測顯示,全球航空服務市場將在未來20年達到8.5萬億美元,年均增速為4%。其中,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市場規模將達到3.2萬億美元,年均增長達5.3%。
“讓我們振奮的是,中國航企非常看重應用新技術、新機型,以及高效運行所帶來的價值。他們更敢於嘗試將航空器用於各種新興產業,比如電子商務。”廷塞斯說。
波音預測,未來20年,全球將需要超過1000架737級別的改裝貨機,其中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
平衡競爭與合作是門藝術
作為全球航空業的先驅之一,波音在過去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飛行”於世界天空,來自歐洲的空客隨后出現。現在,中國航空業已經起飛,中國大飛機C919的成功首飛則被視為開啟了世界天空的“ABC新格局”。
“航空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現在出現了中國商飛。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健康良性的競爭對於航空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激烈的競爭讓大家都變得更好,也有益於航空客戶,”廷塞斯說。
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單通道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成功首飛。其研制單位中國商飛隨后與俄羅斯航空制造商宣布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命名為CR929。
“未來,我們也將在市場上面臨來自它們的競爭。但商業環境中往往就是這樣,一會兒是合作伙伴,一會兒是競爭對手,”廷塞斯說,波音與中國商飛也在舟山的737完成和交付中心項目中進行合作。
在他看來,波音在華的業務重點除了開拓市場、提升服務能力,還包括與中國航空業深度展開工業合作並拓展供應商體系,“波音與中國探索出了有創造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彼此成就,互利共贏”。
目前,波音是從中國採購航空部件的最大全球採購商,而中國則參與了波音所有機型的制造——波音在全球服役的全部超過9000架飛機上都有“中國制造”的部件。
“從長遠來看,我們要在競爭與合作中找到平衡點,這是門藝術。”他說。(記者 呼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