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中國CEO徐崗:與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中國共贏

站在中國廣東珠海金灣機場,空客中國首席執行官徐崗揮手迎接首次到訪中國的新機型A220飛機。他們都站在新的起點——年初剛剛就任的徐崗是這一國際航空巨頭的首位中國籍首席執行官,而A220則是首次飛進中國市場的廣闊天空。
2018珠海航展,讓他們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最具標志意義的“前沿”首次攜手亮相。此時的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
“這是個激動人心的新起點。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堅定了空客全力推進本地化進程、與中國航空產業更深度合作發展的決心。共贏的合作才有未來。”徐崗說。
“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將支持中國邁向更高質量、更穩健增長。空客將中國視為長期的、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他說,相信未來的希望、未來的市場和未來的潛力增長點必將是在中國。
互利共贏攜手中國
“中國已經成為空客單一國別的最大市場,交付量佔全球約四分之一。但是,對於空客來說,中國的意義遠遠不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經過多年共同發展,空客已經成為中國航空產業大家庭的重要成員之一,是互利共贏的伙伴。”徐崗說。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也是空客天津總裝線成功運營十周年。截至9月,空客天津總裝線已交付A320系列飛機387架,並將於2020年初實現月產六架的增產目標,屆時生產能力會提升50%。
“在十幾年前,空客就做出了決定,將市場上最暢銷的單通道機型在歐洲以外的第一條總裝線設在中國。事實証明,這是非常富有戰略遠見和勇氣的決策。”徐崗說。
從2005年作為招商負責人將這個項目引進中國,徐崗見証了這個中歐工業合作典范項目從誕生到成長,他也成為首位進入空中客車全球執行委員會的中國區負責人。
在徐崗看來,“對於我個人,這當然是職業生涯裡特別值得高興的,是很有挑戰的機會。能專注在一個有意義的行業成長已經很好了,要是能和如此大的國際化平台在中國新的歷史時期共同發展,這是多讓人激動!”
“更重要的是,這証明了空客國際化戰略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徐崗說,作為一家誕生於歐洲的國際化企業,空客將長期攜手中國共同發展,“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戰略重點就是本土化——持續投入資源,攜手中國展開全方位合作,也汲取本土人才和智慧”。
期待更開放的中國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國航空業迅速起飛,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場和驅動全球航空業“東移”的最強勁推動力量。根據國際航協最新預測,中國有望在2024到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
在徐崗看來,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中國航空市場的爆發式增長來自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以及不斷壯大的中產階層人群。中國人的消費能力和使用更高品質出行方式去更遠地方的強烈需求,驅動了中國的航空運輸業和相關產業。”
截至9月,空客向中國內地用戶交付了101架飛機,使得中國內地用戶運營的空客民用飛機總數增加到1637架。
“中國的持續對外開放,讓更多中國人有可能、有能力實現去更遠的地方看世界的心願。同時,這也創造了全球航空業的重大機遇。”徐崗說。
“中國不斷傳遞出進一步擴大開放的重要信號,比如持續放寬市場准入、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等。而公平的競爭環境和一視同仁的待遇對國際企業的在華發展和長遠布局至關重要。”他說。
更深度地融入中國
航空業是位於工業體系頂端的“皇冠產業”,邁進航空業尤其是有著適航要求苛刻的民用航空制造業對於一個企業乃至整個國家工業能力都意味著重大水平躍升。
“1985年,空客的民用客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這時,空客與中國工業的合作正式開啟。如今,從飛機總裝線到建立完成和交付中心,再到設立創新中心,空客在中國逐步構建了一個航空工業合作的‘生態系統’。”徐崗說。
2017年,空客與中國工業合作總值超過6.4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億美元規模。
徐崗表示,未來,空客與中國的合作將從工業合作走向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深度工業合作、航空服務以及創新研發都將是我們與中國的工業合作伙伴、科研機構攜手探索的領域”。
2017年末,空客在中國深圳設立了空中客車中國創新中心,這是繼其在硅谷的創新中心之后,第一次將創新機構延伸至亞洲。
目前,在A320系列單通道項目的基礎上,空客與中方合作伙伴將合作擴展到了寬體機領域——空客天津A330飛機完成和交付中心。日前,該項目已按計劃交付了9架A330飛機。
徐崗透露,空客正在積極考慮,將天津完成中心的業務拓展到A330neo和A350XWB系列飛機上。
“向共同、共贏的未來眺望,空客在中國收獲巨大的市場,投入巨大資源並展開深度合作,未來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力量與智慧。”徐崗說。(記者 呼濤 王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