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2018珠海航展:中國為全球航空業帶來驚喜與機會

中國市場正在為世界航空業不斷注入活力。正在廣東珠海舉行的2018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以下簡稱2018珠海航展),中國向全世界傳遞更自信、更開放的明確信號——歷經不懈努力,中國航空業不僅已擁有譜系化的航空產品,也正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與全球航空業共享機會。
本屆珠海航展,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發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証機、“20系列”等重磅機型,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航空業的跨越式發展,軍貿明星“翼龍”無人機家族等產品則彰顯出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與此同時,波音、空客、霍尼韋爾、羅羅、普惠、賽峰、貝爾等國際航空巨頭均悉數到場,期待與中國一起攜手起飛。
自信,中國實現自主跨越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航空工業不斷實現專業發展、技術攻關的積澱在這次航展上進行了全面展示。另一方面也展示出十八大之后整個航空團隊、發動機團隊、試飛團隊的精誠合作,突破關鍵技術,實現中國航空裝備的跨越。”殲-10B推力矢量技術驗証項目現場總指揮、中國航空工業副總經理楊偉院士對記者表示。
在中外航空專業人士的目光中,中國航空工業研制的殲-10B推力矢量驗証機連續展示了 “大迎角360度滾轉”、“落葉飄”、“眼鏡蛇”等典型過失速機動飛行動作。
“酣暢淋漓的飛行充分體現了殲-10B推力矢量驗証機優異的飛行性能,也體現出我們英雄試飛員精湛高超的飛行技術,”平日裡低調得幾乎“隱形”的楊偉說到此處笑得瞇起了眼睛。
中國航空工業攜134項航空產品亮相本屆航展,其中37項為首次公開。除殲-20飛機、運20大型運輸機以及剛剛完成水上首飛的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新舟700、AC系列直升機、FTC-2000G、殲10、直10等悉數登場。
中國軍貿“明星”翼龍無人機家族則以最新陣容亮相——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型全機身復材無人機翼龍Ⅰ-D與翼龍Ⅰ、翼龍Ⅱ攜手組成翼龍家族。
翼龍系列無人機總設計師李屹東說,“‘翼龍’是由研發了中國殲-10、殲-20以及最新的殲-10B矢量驗証機的團隊中國航空工業成都所推出的。我們將長期發展有人機的經驗融入無人機研發,通過深度合作了解國際客戶需求,對它們充滿信心。
開放,中國創造世界機會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航空業實現的發展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波音不僅將中國視為最大的國際市場,更與不斷開放的中國建立了具有創造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波音中國總裁庄博潤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波音將與中國攜手不斷探索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彼此成就。
“波音用了四十年時間,在2013年實現了向中國交付1000架飛機。僅僅時隔五年,我們馬上將在2018年內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飛機,”他說。
作為全球航空業矚目的高增長地區,中國民航市場在過去數十年保持了“獨一無二”的持續兩位數年均增速。2017年,中國民航業完成旅客運輸量約5.52億人次,同比增長13%。
“中國民航業飛速增長與活力讓人驚嘆,中國航空制造業的實力提升為全球航空創造更多機會。”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航空制造副總裁徐軍說,霍尼韋爾提供了四個重要系統並與中國伙伴成立了兩家合資企業支持中國大飛機C919起飛。
“航空業一個尤其需要定力的行業。中國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更加開放、創新、包容,霍尼韋爾將持續植根中國,攜手中國。”他說。
合作,中國攜手世界共贏
“隻有合作,才更有力量。全球航空業界尤其是行業領軍企業要攜手中國,摸索出更靈活、更具創造性的共贏模式。”徐軍說,霍尼韋爾希望參與中俄聯合研制CR929寬體客機項目,不斷深化拓展與中國航空業的合作。
“波音與中國建立的具有創造性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即將迎來新的裡程碑。我們與中國航空業伙伴、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了波音舟山項目,還將打造全新的航空產業生態體系,支持本土企業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庄博潤說。
據悉,波音舟山737完工和交付中心項目預計將於今年12月投入運營並交付首架737MAX飛機。
中國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民航市場和驅動全球航空業“東移”趨勢的最強勁推動力量。根據國際航協最新預測,中國有望在2024到202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
2017年,空客與中國工業合作總值超過6.4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億美元規模。
“我們將持續投入資源,攜手中國展開全方位互利共贏的合作,也將汲取中國本土人才和智慧。”空客中國首席執行官徐崗說。(記者 呼濤 王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