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第一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

閩南第一枝報春花(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本報記者  江  琳
2018年11月18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個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在哪兒成立的?1984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縣(現為南安市)的一家港資企業“南豐針織廠”(現已發展成為南益集團),成立了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家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當時主動提出成立黨支部的,是港資企業主林樹哲。

一家港資企業,為何會有成立黨支部的想法?“企業創辦、發展中,黨員起了關鍵作用,為企業化解了危機。”參與南益集團在內地發展全過程的集團首席代表吳長謀說。

改革開放初期,以林樹哲為首的董事會決定回鄉投資,在南安官橋鎮辦起“來料加工”的南豐針織廠。南安縣委選定二輕局下屬企業“官橋鍋犁廠”為其合作單位,南豐針織廠就此創辦。“當時港資方隻派了4名技術人員,負責生產技術指導。”吳長謀介紹,南豐針織廠創建工作以及日常運行管理幾乎都是由鍋犁廠時任廠長、黨支部書記郭厥龜,車間主任、黨員陳金鍛等16人負責。

清車間、搬雜物、刷牆壁、鋪地板……短短一個月,靠著黨員們的一雙雙手,車間變得干淨整潔﹔手抬肩扛,第一批115台機器由黨員卸下來安裝,工廠開始運轉。黨員們吃苦耐勞,林樹哲等管理層都記在心上。

初期企業也面臨過危機。“招來的工人很多是關系戶,難管,產品質量一度嚴重下滑。”焦急的黨員們寫了滿滿7頁紙的信,向港資方管理層反映問題。

企業如何生存發展?鍋犁廠黨支部與南安縣委、港資方反復會商,獲得支持后,黨支部扛起重擔,牽頭制定《南豐針織廠經營管理規程》,開展整頓,“受處理職工將近一半。”老黨員陳金鍛依然記得30多年前的情景,“晚上回家時,家人問我在外面干了什麼壞事,屋子被人砸了好幾個大洞。”鍋犁廠黨支部引領的改革帶來了陣痛,更帶來了企業的有序運行和快速發展。黨員們勇挑重擔,林樹哲等港資方管理層都看在眼裡。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1984年南豐針織廠從鍋犁廠搬出,另擇新址建設新廠房。帶著30多名員工,鍋犁廠黨支部書記郭厥龜也正式轉入“南豐”。此時,林樹哲鼓勵他們成立黨支部,繼續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了成立黨支部,林樹哲還主動找到縣委主要領導,取得縣委支持。

1984年4月,南豐針織廠黨支部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第一家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共有黨員6人。此后,企業不斷發展,1997年6月,集團黨支部升格為黨委,成為福建第一個跨地區成立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委。截至目前,集團黨委下轄支部19個,協管省外支部3個,共有黨員241名。

“閩南的第一枝報春花”,這是時任福建省委書記項南對“南豐”的贊譽。此后,泉州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蓬勃發展,實現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到哪裡,黨的建設就延伸到哪裡”,呈現出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的良好態勢。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18日 04 版)

(責編:董菁、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