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改革開放幾個“關鍵時刻”

□ 冉 昊
2018年11月23日07: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
  人民出版社出版

  鄧小平到外地考察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如果沒有鄧小平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

  40年改革開放,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行舟,幾度風雨,幾經波折,曲折前行。

  從《鄧小平文選》第二、第三卷那些平實而生動的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到其間的雲詭波譎和歷史沉浮,可以重溫改革開放的幾個關鍵時刻。

  沖破思想教條的關鍵時刻

  有段時間,教育科學領域“兩個估計”(即“文革”前十七年科技教育戰線執行的是“修正主義路線”,知識分子的大多數“世界觀基本上是資產階級的”,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長期蔓延,造成教育科學領域一團泥濘、死氣沉沉。

  1977年7月黨的十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復出,他主動要求分管教育科學工作。他在正式復出前后的多次講話都涉及到教育科學領域,在《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中認可教育科學戰線“主導是紅線”,並且在《教育戰線的撥亂反正問題》(《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一文中推翻所謂“教育黑線專政”論。由此,黨扭轉了多年來對知識分子“左”的政策,知識和知識分子重新受到重視,思想創作、思想創新逐步活躍起來,還恢復了被“文革”中斷多年的高考制度。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黨和國家的“儲才”“養才”奠定了基礎,更是開時代之先的“思想啟蒙”。

  1978年5月,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和《光明日報》先后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引發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因它同“兩個凡是”尖銳對立,觸及盛行多年的思想僵化等問題,受到當時一些上級領導的指責,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面臨著“中道崩殂”的危險。在這個關鍵時刻,鄧小平《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對討論給予了及時的支持,提出“撥亂反正,打破精神枷鎖,使我們的思想來個大解放”。中央各部門、地方和軍隊的負責人相繼發表講話或文章支持討論,局面為之一變。由此,中國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桎梏,為中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奠定了基礎。

  堅持基本原則的關鍵時刻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此后的一段時間內,一些人仍然受“左”的思想束縛,對新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現出不理解甚至抵觸,甚至有極少數人曲解“解放思想”的內涵,夸大黨所犯的錯誤、否定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對於這股違背客觀歷史事實的思潮,1979年3月,在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鄧小平發表題為《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的講話,一方面充分肯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於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另一方面從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命運全局的高度,重申並深刻闡述了在中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即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如果動搖了這四項基本原則中的任何一項,那就動搖了整個社會主義事業,整個現代化建設事業”。此外鄧小平還提出,“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1979年11月,黨中央決定著手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個時候,關於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評價問題,又成為爭論的焦點之一。對於這個關鍵性問題,鄧小平在《對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的講話中實事求是地指出:“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穩定了民心軍心人心,並為后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奠定了牢不可破的基礎。

  堅定改革信念的關鍵時刻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東巨變,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在全球大變動、大改組的格局下,我國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矛盾逐步暴露,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在這一背景下,一些人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產生懷疑,對改革開放能否繼續推進缺乏信心,對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出現徘徊觀望。

  在這又一歷史關鍵時刻,1992年1月、2月鄧小平南巡並發表重要談話,收錄於《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對於那些觀望徘徊、生怕犯錯而丟掉“烏紗帽”的人,鄧小平一針見血地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准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深圳的重要經驗就是敢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對於那些“左右”猶疑的人,鄧小平指出:“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嚇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可怕呀!……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關鍵時刻堅定了中共始終推進改革開放的信念,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那些質疑改革開放、懷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消極情緒予以堅決回擊,把改革開放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時至今日,改革開放仍在繼續推進。那麼,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以來幾個關鍵時刻的決斷,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關鍵時刻要沖破思想教條和堅定改革信念,就要做到解放思想。離開了這一條,正如鄧小平所說,如果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麼改革就沒有了生機,就要亡黨亡國。關鍵時刻堅持實事求是,就要做到敢於擔當。離開了這一條,因循守舊、安於現狀,人人都爭當“四平八穩的‘不倒翁’”,那麼改革就會喪失動力、甚至走向衰亡。

  我們相信,隻要秉承解放思想和敢於擔當的精神,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就一定能長風破浪、披荊斬棘,在新時代取得更大的成績!

  (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

(責編:杜燕飛、王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