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別了,紙質火車票!明年起僅憑身份証即可檢票進站

2018年11月26日08:22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坐火車,再也不用怕排隊取票,或者大意丟票了!

  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智能高鐵發展暨京津城際鐵路開通十周年論壇”上宣布:電子客票將於明年在全國全面推廣!

  11月2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官網稱,自11月22日起,鐵路部門將在海南環島高鐵實行電子客票服務試點。

  如何使用“電子客票”進站

  鐵路總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現有的鐵路旅客車票,為紅色條碼票和藍色磁介質車票兩種,均採用實名制,集鐵路旅客承運合同憑証、乘車憑証、報銷憑証等功能於一體,旅客需憑車票乘車。

  實行“電子客票”,就是將紙質車票承載的旅客運輸合同憑証、乘車憑証、報銷憑証功能相分離,依據有關法律條文規定,以電子數據作為鐵路旅客承運合同憑証,推進乘車憑証無紙化和多樣化,報銷憑証逐步電子化。實行電子客票后,旅客購票、檢票、乘車等流程都將更加方便快捷。

  旅客通過互聯網訂購車票之后,在高鐵站無需換取紙質車票,可直接持二代身份証等有效身份証件通過進站口和驗票閘機直接乘車。也就是說身份証、手機將成為全國通行卡!

  進站和檢票時,持二代身份証、外國人永久居留証、港澳台居民居住証、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証、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証五種可機器識讀証件的旅客,可直接使用証件自助核驗及檢票乘車﹔持不可機器識讀購票証件的旅客,在專用實名驗証口和檢票口,由工作人員掃描其購票信息單二維碼或手工輸入其証件號碼核驗進站乘車。

  如果你是在車站購票,可以拿到一張購票信息單。有點像超市購物的小票,上面記錄了旅客購票的車次、座位號等信息,但這個不作為乘車憑証。

  即便沒帶身份証也沒關系,在刷臉快速通道,通過“人臉識別”機器,乘客也可以直接進站乘車。據悉,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武漢等絕大多數一線、二線城市都已經支持刷臉進站快速服務。

  報銷憑証如何獲得

  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購票,購票成功后旅客都會收到鐵路部門推送的電子客票通知單,並可根據需要選擇是否打印報銷憑証。

  旅客可在售票窗口、自助售票機打印報銷憑証,有效打印截止日期為乘車后30天內。報銷憑証外觀類似於紙質車票,與紙質車票不同的是,上面寫著“僅供報銷使用”六個字,並且沒有具體的座位信息。

  實際上,自2011年6月開始,“刷身份証進站”的無票時代已經來臨,京津城際、京滬高鐵隻要帶著二代身份証就能在自助機上刷証直接進出站。

  “電子客票”明年全面推廣后,想想過年、過節回家,不用再去火車站排隊買票、取票,簡直開心到飛起!

  紙質車票“進化史”

  據“蒙京快線”,從第一張火車票誕生到今天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至今,也已經歷了三代紙質車票。

  第一代:紙板火車票

  圖片來源:蒙京快線

  第二代:軟紙火車票

  1997年,“紙板票”被“軟紙票”取代,淡粉色的車票上印有一維碼。2009年12月10日起,軟紙車票的一維條碼改為二維條碼防偽系統。

  圖片來源:蒙京快線

  第三代:磁介質火車票

  圖片來源:蒙京快線

  老版火車票收藏價值大

  不過別以為舊版火車票就沒用了,一張小小的老版火車票,也能賣出十幾萬元的價錢!

  2007年,一張1983年的昆明—上海火車票被一位香港收藏家以18萬元的高價入手,這是民間火車票收藏中價格最高的。

  2010年,一套完整的清代龍馬圖郵票在香港亮相,創下880萬港元(約750多萬人民幣)高價!

  這套清代龍馬圖郵票的經歷比較豐富:1888年由清朝在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委托下印制,但是這套清代龍馬圖郵票發行后,並沒有作為郵票用途使用。而是在后來被改作火車票使用,不同的鐵路公司加蓋不同的公司標志。這是中國“最早的火車票”,雖然是郵票改車票,但是相當具有紀念意義。

  科技賦能下的智慧交通

  科技賦能下,不僅僅是火車乘車得到了便利,以雲計算和大數據創新為基礎的新技術正逐步助力智慧交通建設,涉及交通生活的方方面面。

  騰訊日前與深圳航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用戶通過“深航碼上飛”小程序將可享受一站式、數字化的航空出行體驗,從乘機前的實名認証、在線注冊會員、在線值機選座、電子行李票、二維碼過安檢、二維碼登機等核心乘機流程,到乘機后的行李追蹤、電子發票、航延証明等航司服務,皆可通過一個小程序完成。

  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國智慧交通大會上,騰訊還發布了包括乘車碼、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城市神經中樞在內的智慧交通產品。目前騰訊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探索已覆蓋“0-1-3-5-7”(0公裡:停車場無感支付﹔1公裡:共享單車﹔3公裡:騰訊乘車碼乘公交﹔5公裡:滴滴打車﹔7公裡:騰訊乘車碼乘地鐵﹔城際:微信支付接入12306﹔境外:港鐵支持微信支付和微信香港錢包購票)。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目前全國超過5000萬用戶在使用乘車碼,覆蓋城市超過了100個。

  據媒體消息,百度AI機器人與首都機場的合作已經實施﹔百度人臉閘機已入駐首都機場運控中心進行測試。人臉識別、數據監測等技術在繁忙的交通運輸工作中具備應用前景。

  10月19日,未來出行與城市智慧交通專題論壇上,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則介紹了車聯網的前景。

  在未來的出行網絡中,滴滴會提供一個出行平台,這些自動駕駛車生產出來以后,可以加入滴滴的出行網絡,由出行網絡提供出行服務,這些車本身是自動駕駛,可以從A點到B點自動的作為交通工具。

  在協同智能之上,滴滴還有智慧交通領域的服務,智能的車加上智能的路,加上中心智能的雲,這三個組合才是未來城市的智慧交通系統。

  中信建投報告認為,車聯網的海量衍生應用將開啟無限想象空間。車聯網除了用於車輛駕駛相關應用,還可以產生海量衍生應用,向安防、快遞、智能家居等諸多領域滲透。車聯網涉及多個技術領域,涵蓋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數據採集、操作系統、雲計算、大數據、無線通信等關鍵技術。比如車端涉及人機交互、車聯信息採集與整合(OBD、CAN/K 等)、智能嵌入式系統、視頻分析與識別、語音識別、語音指令與播報﹔管涉及無線通信技術、無限定位技術等﹔雲涉及雲計算、分布式部署、開放式接入協議等。車聯網核心技術逐漸成熟,前景可期。

(責編:勾雅文、董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