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聚焦雲計算”系列報道之一

助推“企業上雲”:20省市區發布計劃 工信部多舉措破難題

記者 董菁
2018年11月28日08:24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在杭州,全市59個政府部門數百億條信息匯聚在政務雲平台,市民可憑身份証辦通296項事務﹔

在山西,曙光太原工業雲平台正在為傳統制造企業配備“最強大腦”,助其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貴州,茅台集團利用雲商平台的信息,對用戶進行精准畫像,打響了一場“反黃牛”戰斗﹔

…………

今天,全國各地與“雲”結緣的故事正在上演,政務雲、工業雲、電商雲、交通雲……形形色色的“雲”正從各個層面改變行業與社會。

人像雲平台。謝佳潔/攝

“《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出台后,各地紛紛制定出台企業上雲的政策措施。截至2018年11月,浙江、山東、江蘇、廣東、湖南等20個省市區已出台了推動企業上雲的政策文件。目前,各地在上雲企業數量、雲計算產業培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日前,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20省市區發布企業上雲行動計劃 山西最高補貼100萬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工信部信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雲計算是實現信息技術按需供給、提高信息化水平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以雲平台為基礎,可以有效優化整合創新要素、生產能力和市場資源,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對接與協同創新,重塑生產組織方式,顯著提升兩化融合水平,為建設制造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4月,工信部印發《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19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達到4300億元。今年8月,工信部印發《推動企業上雲實施指南(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指南》),提出到2020年,全國新增上雲企業100萬家。

《行動計劃》與《實施指南》為各地方政府提供了明確指導,使得各個地方政府紛紛跟進。去年以來,內蒙古、山東、江蘇、湖南、廣東、浙江、河南、四川、山西、福建、遼寧、甘肅、廣西、貴州、江西、湖北、河北、天津、寧夏、上海等20個省市區相繼出台行動計劃,支持企業上雲。

記者梳理發現,因為基礎不同,各地政府的目標不盡相同。例如,浙江提出到2020年擁有“上雲”企業40萬家,山東、廣東等的目標是20萬家,四川、山西、福建、遼寧、河北等的目標則是1萬家。

另外,多地政府採用財政補貼的形式支持企業上雲。例如,山西省採用電子“雲服務券”的形式支持上雲企業使用購買雲服務和產品,獎勵上限為100萬元。天津市也採用了電子憑証“雲惠券”的形式,推動制造企業購買服務、租用系統,應用成熟的雲應用軟件和雲服務。對投資不少於150萬元的企業,按照實際投資額的20%進行補貼,補貼上限最高可達50萬元。

政府的政策引導和地方的積極行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信部信軟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浙江全省新增上雲企業18.81萬家,累計上雲企業近24萬家。截至2018年8月,江蘇上雲企業數量超過19萬家,湖南新增上雲企業近6萬家。企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同時,骨干雲服務商業務實現高速增長,2018年前三季度,阿裡雲營收達到147.5億元,同比增長94.9%。雲平台服務商聯合大量合作伙伴形成了豐富的SaaS應用,產業生態日益完善。

6月30日,2018中國雲服務大會暨百萬企業上雲推進大會在北京召開。

企業上雲面臨四大“痛點”:安全風險高、無法“量身定制”

雖然雲計算風潮正在迅速席卷全國,但是推動企業上雲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公有雲發展調查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 3915 家企業中,已經應用雲計算的企業僅有54.7%。

工信部信軟司相關負責人坦陳,推動企業上雲面臨四大“痛點”。一是企業上雲意識仍需進一步提升。傳統行業企業、中小企業對數字化改造能夠帶來的巨大價值認識不足,大部分企業處於觀望階段,主動上雲的動力仍需增強。二是企業上雲用雲的深度不夠,大部分企業上雲處於初級階段,實現生產經營層面核心業務上雲的比例不高,能夠通過數據整合和業務重構提升企業價值鏈地位的案例較少。第三大“痛點”是安全風險。因為雲服務商的安全防護體系不完善,軟硬件故障、安全漏洞、網絡中斷、惡意攻擊、誤操作等安全問題造成的主機宕機、數據丟失、隱私泄露事件屢有發生,對企業上雲的信心造成不利影響。第四是雲服務商的產品、服務種類不夠豐富也是阻礙企業上雲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企業上雲需求更加多樣化,雲計算產業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凸顯。雲服務商面向特定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有限,難以滿足用戶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雲產品以服務大型公司用戶為主,中小企業往往需要進行二次開發,增加了用雲成本。

中國信通院的調查顯示,安全風險是多數企業選擇雲平台時最擔心的問題之一。近期公有雲事故頻發,雲服務商面臨嚴峻的安全形勢。4月6日,微軟Office 365和Azure Active Directory訪問出現問題。6月27日,阿裡雲運維失誤,導致一些客戶訪問阿裡雲官方控制台出現問題。7月18日,谷歌雲全球負載均衡系統出現問題,導致Snapchat等多個熱門在線服務遭遇停機或響應緩慢情況。8月5日,北京一家初創公司清博數控表示,放在騰訊雲服務器上的數據全部丟失,並且不能恢復。

阿裡雲計算有限公司安全產品副總裁葛岱斌無奈地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雲平台,阿裡雲是每天受到的黑客攻擊超過20000億次,僅2017年一年,我們就幫助用戶修復了613萬次漏洞。”

圖為參展者在第三屆亞太雲端科技博覽會阿裡雲展台體驗雲端運算科技。王申攝(來源:新華社)

調查也顯示,在已經運用雲平台的企業中,超四成認為雲服務商的產品/服務種類不夠豐富,不能有效支撐更多應用上雲。

中國聯通大數據首席科學家范濟安雲強調:“雲計算的資源,必須要為客戶解決痛點,要面向用戶的需求去打造應用模塊,才能為企業帶來價值。”

工信部擬六“板斧”破難題:重宣傳、推保險、降成本

隨著數字經濟蓬勃興起,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和產業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企業上雲勢在必行。如何幫助企業克服重重阻礙,騰“雲”駕“物”(物聯網)實現高質量發展?工信部信軟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他們將採取多項措施,有序推進企業上雲。

參觀者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通過家庭智能終端與家庭醫生在線交流。(來源:新華社)

一是持續開展宣貫培訓。組織“企業上雲城市行”系列活動,面向廣大用戶企業宣傳上雲政策,普及上雲知識,分享成功做法和典型案例,提高企業上雲意識和操作能力。支持雲服務商在各地建設企業上雲體驗中心,加強供需對接,營造良好氛圍。

二是提升產業供給能力。支持各地建設軟件開發公共服務平台,引導軟件企業面向雲計算環境加快轉型步伐。推動雲服務商與行業用戶深入合作,研發各類SaaS應用和解決方案,不斷豐富產品服務供給。指導第三方機構完善雲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開展雲服務能力測評,促進雲服務商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

三是構建效果評價體系。組織第三方機構制定企業上雲考核認定標准,從信息系統上雲比例、IT資源採購規模和利用率、經濟社會效益等方面對企業上雲效果進行評價,引導企業循序漸進、深度上雲。

四是強化安全保障能力。督促雲服務商切實落實運營主體責任,加強安全技術和防護能力建設,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切實保障用戶信息安全。指導第三方機構和保險公司合作,制定完善雲保險方案,面向各地推廣雲保險,保障用戶合法權益。

五是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組織開展典型案例遴選,樹立行業標杆,加快經驗推廣,擴大企業上雲影響力。組織企業上雲總結大會,宣傳各地有效做法、企業上雲優秀案例,研究完善政策措施,促進企業上雲規模化推進。

六是發動各方力量,降低上雲成本。鼓勵地方政府以創新券、服務券等形式,對購買雲服務的企業給予一定補貼,減輕企業上雲負擔,推動企業加快“上雲上平台”進程。支持龍頭企業開放共享業務系統,基於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設備租賃、生產協同等創新服務,打造低成本、快部署、易運維的工業上雲解決方案,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乃至整個行業提供相關應用服務,惠及廣大小微企業。

工信部信軟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越來越多的企業將主動擁抱雲計算,通過上雲用雲提升競爭力和發展水平,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責編:丁亦鑫、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