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口述歷史——40年,中國更精彩⑨

為全人類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鄭欣淼
2018年12月04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18年9月3日,故宮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修繕開工儀式在北京舉行。圖為故宮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館員徐超英手捧養心殿正脊內的寶匣。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過去受“古董”觀念影響,對於文物,人們往往看它值不值錢,注重經濟價值,忽視了它的文化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文物不僅僅是“古玩”“寶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載體。

  ●2002年9月,我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03年,我首次提出“故宮學”的概念。故宮學是以故宮及其歷史文化內涵為研究對象,集整理、研究、保護與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和學問。故宮學要求把故宮作為一個文化整體、作為一個“大文物”來對待,要求把文物、古建筑和宮廷史跡作為相互聯系的整體來研究。

  ●故宮大修工程是一個標志,一方面表明國家綜合實力發展,有能力去完成這項重大工程,另一方面體現了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空前重視。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對故宮進行維修保護,不僅是為了傳續中華民族文脈,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履行保護世界遺產的承諾。故宮的保護接受國際社會的指導和監督,故宮維修保護的實踐也豐富著國際遺產保護的理論。

  ●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並舉,中華民族博大豐富的文化遺產在當下獲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對於全球化時代保存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明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鄭欣淼,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組組長,青海省副省長,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文化部副部長、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現為故宮研究院院長,中華詩詞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魯迅研究學會名譽會長,浙江大學故宮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南開大學故宮學與明清宮廷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博士生導師。著有《故宮學概論》《從紅樓到故宮:鄭欣淼文博文集》《社會主義文化新論》《政策學》《魯迅與宗教文化》《鄭欣淼詩詞稿》等。

  我是陝西人,在陝西這個歷史文化大省工作了20多年。1992年離開陝西,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組組長。而后到青海省工作,也是主管文化方面。1998年我到國家文物局任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此后一直在文化文物部門工作,至今已有20年。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開放40年來,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我們的理念不斷提升、視野不斷擴大、方法不斷更新,在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我們有自己的創新和創造,不斷豐富著國際經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做出重要貢獻。

  文物保護觀念與時俱進

  改革開放首先是思想解放,體現在理念、觀念、思維的變化。我在陝西省委工作過15年,主要從事政策研究。改革開放之初,陝西在文物保護方面就有著立足長遠的舉措。當時有兩件事具有標志性意義。第一件事是修復西安古城牆。西安的城牆過去不是連在一起的,有的地方破壞比較嚴重。第二件事是成立“振興秦腔委員會”。

  這兩件事當時很多人並不贊同,包括我也沒認識到它的意義。那時候全國都以發展經濟為主,陝西本身經濟比較落后,大家認為首要的任務是發展經濟。有沒有必要花這麼大力氣去修城牆,很多人有爭議。但不管怎樣,城牆最終修好了。現在我們到西安去,城牆是個很重要的景點。秦腔是梆子戲的鼻祖,在西北地區影響很大。從今天的角度看,秦腔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振興秦腔委員會”對於保護、傳承秦腔文化很有幫助。

  1982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通過並施行,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文物保護的專門法規。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發布並施行。這些年來,《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經歷過多次修改、修訂,根據時代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當前的《文物保護法》為2017年11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改通過。伴隨著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關於文物保護的觀念、認識也有了很大進步。

  過去受“古董”觀念影響,對於文物,人們往往看它值不值錢,注重經濟價值,忽視了它的文化價值。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文物不僅僅是“古玩”“寶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文化遺產”的概念越來越得到重視。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形象的基本元素、文化象征和主要標志之一。文化遺產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內涵與底蘊,對當代的文化事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依托與推動作用。

  1985年,中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做出了鄭重的承諾並為此付出積極的努力。世界遺產組織對中國文物保護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特別是保護理念的交流與啟發。我們從國際上引進了許多先進的理念與手段。除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文化遺產,我們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需要保護。2004年,中國政府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並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通知指出“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這在文化建設立法中具有裡程碑的意義,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目前,中國擁有的世界遺產已達53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6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的項目達40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保護完整而真實的故宮

  故宮是中國第一批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單位,也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載體之一。故宮的保護可以說是我們國家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縮影,故宮博物院的發展也折射了我們國家文博事業發展的進程。

  真實性與完整性是世界遺產必須具備的基本特質,也是遺產保護的原則與標准。自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以來,故宮的保護嚴格按照世界遺產組織的要求和標准進行。由於歷史原因,故宮院內外一些文物建筑被外部單位長期佔用,嚴重影響了故宮的完整性。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過多方努力,故宮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端門、御史衙門、雁翅樓、寶蘊樓等文物建筑,對於故宮的完整保護有著重要意義。

  2002年9月,我就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03年,我首次提出“故宮學”的概念。故宮學是以故宮及其歷史文化內涵為研究對象,集整理、研究、保護與展示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和學問。故宮學要求把故宮作為一個文化整體、作為一個“大文物”來對待,要求把文物、古建筑和宮廷史跡作為相互聯系的整體來研究。要保護完整的故宮,不只是72萬平方米以內的紫禁城,還要保護與它有密切關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護區、緩沖區。同時,要認識到故宮所有遺物都是反映宮廷歷史文化某些方面的實物見証,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價值,都需要認真清理和保護。

  在“完整故宮”觀念引導下,從2004年至2010年,故宮博物院進行了歷時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其中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對宮廷歷史遺物的徹底清理。這次清理不僅將過去從未系統整理過,既不算文物、也不算資料的遺物,如13萬件清代錢幣、2萬余件帝后書畫等進行了系統整理,而且對所有資料藏品進行了重新的鑒定、研究,完成了共計180122件資料提升文物的工作。截至2010年底,故宮博物院的可移動文物總數為1807558件(套)。多達500卷左右的《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同時陸續出版,《故宮博物院藏品總目》從2013年1月陸續在故宮網站向社會公布。2014年至2016年,故宮博物院又開展了“三年文物藏品清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故宮博物院的可移動文物總數為1862690件(套)。

  故宮既有物質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傳統的文物修復技術以及故宮官式建筑修造技藝。現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故宮官式古建營造技藝”“古書畫修裱技藝”“青銅器傳統修復復制技術”“古書畫人工臨摹復制技術”4項。故宮博物院珍視這些工藝技術,對其進行有效保護,並重視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結合。

  故宮大修體現大國責任感

  我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期間,所經歷的一個特別重大的項目是故宮大修。2001年11月,國務院召開“關於研究故宮古建筑維修和文物保護有關問題”的會議,決定對故宮進行整體維修。這是從清末至20世紀末百年來第一次對故宮進行整體性維修,媒體稱之為百年大修。

  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合作制定了《故宮保護總體規劃大綱》,確定了整體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目標、原則,規定了故宮維修工程的方針和任務。按照《大綱》的規劃,故宮保護工程從2003-2008年為近期,2009-2014年為中期,2015-2020年為遠期。到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全面完成故宮維修任務。

  故宮大修工程是一個標志,一方面表明國家綜合實力發展,有能力去完成這項重大工程,另一方面體現了國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空前重視。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對故宮進行維修保護,不僅是為了傳續中華民族文脈,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履行保護世界遺產的承諾。故宮的保護接受國際社會的指導和監督,故宮維修保護的實踐也豐富著國際遺產保護的理論。

  故宮維修中,盡最大可能保存原構件並盡可能多保留原有建筑歷史信息,並對一些人為的不恰當改變進行修復。例如,御花園欽安殿前原有抱廈被拆除,我們依據檔案中保留的20世紀中期的實測圖對其進行修復。武英殿維修是試點工程,當時我們經驗還不夠,更換琉璃瓦時新舊分開,新瓦放在一起,舊瓦放一起,新的那半看起來金光閃閃,對比鮮明,引來外界批評。等到太和殿修繕時,我們把10萬多塊琉璃瓦一塊一塊編號並拍照記錄,准確掌握了每塊瓦的位置和狀態等信息。取下來修復的舊瓦按照原來的位置安放,新瓦舊瓦錯落有致,看起來比較自然。

  隨著故宮維修工程的進展,單霽翔院長開創性地提出了“研究性保護項目”的理念,將古建筑保護、學術研究、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傳承三者緊密相結合,實現以“研究性、預防性”為主的科學修復,為國內文物建筑保護工程做出表率。目前,養心殿、乾隆花園、大高玄殿、紫禁城城牆列入“研究性保護項目”試點。

  中國木結構古建是東亞木結構建筑的代表,與西方建筑有著很大不同。故宮維修的很多技術和方法對於東亞古建筑修繕具有很強的示范性,豐富和發展了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和經驗。

  打開交流合作的大門

  由於歷史原因,海峽兩岸形成了兩個故宮博物院。兩岸故宮博物院的交流在兩岸文化文物交流中佔有特殊地位,亦為海內外所矚目。我在故宮博物院工作近10年中,有幸抓住了機遇,推動兩岸故宮開啟了實質性的交流合作。

  2002年年底,我赴台進行文化文物交流,期間去台北故宮博物院,與杜正勝院長進行會談。這是兩岸故宮博物院院長的第一次接觸。《中國時報》對此進行報道說:“由於故宮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歷史地位,北京與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的相見,象征著兩岸文化交流史上歷史性的一刻。”

  此后幾年間,我與台北故宮博物院石守謙院長有過信函來往,兩院圍繞開展交流合作做出過多次探討。2008年,隨著台灣政局的變化,“大三通”、兩岸直航等的實現,兩岸故宮交流更為海內外所關注,各界普遍期待著實質性的進展與突破。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周功鑫院長一行來北京訪問,被媒體稱為“破冰之旅”。當日下午,我們舉行了第一次非正式會談。15日下午舉行正式會談,研討切實可行的院對院實質交流項目,並針對雍正文物展、學術研討會與《龍藏經》出版進行務實協商,短短一個多小時內形成了8項共識。3月1日,我帶領北京故宮博物院一行10人回訪台北故宮博物院。3月2日下午,舉行會談,達成“兩岸故宮落實合作交流方案”。

  同年10月7日,“2009年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北京故宮出借37件文物參展,這標志著隔絕了一個甲子的兩岸故宮,終於正式拉開了交往的序幕。此后,兩岸故宮的交流合作深入推進。

  2010年6月,“溫故知新: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路”考察活動舉行,兩岸故宮人員共同考察了4省8市,探尋了37個重要的故宮文物存放地點,尋找了當年部分運輸路線,串聯起一條憶舊思今的攜手尋根之路。

  2011年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和“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中法藝術與文化交流特展”,北京故宮博物院又借給台北故宮博物院4件和14件文物。與此同時,兩院在文物影像互惠、展覽交流、人員互訪、出版物互贈及合作出版、信息與教育推廣交流、學術研討會交流、文化產品交流、專業學術課題共同研究等領域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兩岸故宮的交流合作真誠務實、互利共贏,滿足了雙方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有利於向兩岸同胞展示故宮文化的全貌,深化民族文化認同。

  多年來,故宮博物院全力拓展與國內外知名博物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學術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開展文物保護項目和科研課題項目、合辦學術會議、合辦學術刊物、聯合辦學等,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13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故宮研究院,我被聘任為院長。故宮研究院以故宮博物院在職和退休專家學者為主體,積極吸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共同建構開放式的高端學術平台。目前,故宮研究院已有21個研究所,將學術研究與文物保護、文化交流等實際工作結合,開展了一系列具有價值的課題研究。

  最近幾年,故宮博物院在對開放合作中有不少重要舉措,其中影響深遠的是“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的舉辦。2016年至2018年,故宮博物院連續舉辦“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發布《太和宣言》,探討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所面臨的共同問題,攜手尋求人類文明可持續傳承的有效途徑。故宮博物院先后與印度、阿富汗、希臘等國家合作,在故宮博物院及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個展現世界多元文明的展覽,推動博物館交流合作,增進文明之間的對話和理解。

  讓文物遺產“活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及“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按照總書記要求,單霽翔院長十分重視發揮故宮文化的影響力。故宮博物院不斷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獲得精彩而難忘的文化體驗﹔同時創新文化傳播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讓文物的故事以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日常生活。

  2013年以來,隨著故宮開放區域不斷擴大、展示空間增加,展覽數量與質量也不斷提升。2015年,適逢故宮博物院90年院慶,寶蘊樓、慈寧宮-壽康宮區域、午門-雁翅樓區域、東華門區域等四大區域對外開放,“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清淡含蓄——故宮博物院汝窯瓷器展”等18項展覽陸續開幕,雕塑館、古建筑館、數字館等一系列專館開放。其中“石渠寶笈特展”共吸引約17萬名觀眾觀展,武英門外觀展隊伍蜿蜒數百米。2017年,“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再次成為文化熱門話題。2018年9月,故宮南大庫明清家具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故宮的開放面積首次達到80%。近年來,故宮博物院還引進了一系列外國精品文物展,滿足了觀眾多元化的觀展需求。

  故宮博物院善於運用數字新媒體技術傳播故宮文化。通過更新官方網站、發送官方微博、開通微信公眾號、營銷文化創意產品等靈活的線上線下互動方式,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以富有內涵且饒有趣味的形式推廣傳播,在年輕網民中積聚了大量人氣。截至2017年,故宮官方微博粉絲總量達767萬,官方微信粉絲量為53萬人。“愛上這座城”話題閱讀量突破9億,成為新浪微博賬號最受歡迎的話題。端門數字展館從2015年12月開放以來,一直受到觀眾的歡迎。故宮的文化創意產品也深受公眾的關注和喜愛。目前故宮累計研發文創產品超過1萬種,獲得相關領域獎項數十種。“朝珠耳機”“朕亦甚想你折扇”“故宮貓”等文化創意產品在注重歷史性、知識性、藝術性的同時,又強調趣味性、實用性、互動性。

  2017年底,由中央電視台與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9家博物館(院)聯手制作的《國家寶藏》節目,播出后獲得廣泛好評。節目展示了各博物館重要文物的“前世傳奇”“今生故事”,以新穎生動的表現方式開創了文博類電視節目的新熱潮,彰顯出連接古今、觀照當下的人文情懷與文化自信。最近,文化類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又獲得公眾廣泛關注,節目以“文化探索”+“文創運營”,讓有著近600年歷史的故宮充滿年輕感和活力感。

  當今時代,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格外受重視。故宮博物院在開展社會教育、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近年來,每年開展有組織的各類公眾教育活動達25000場次,直接參與觀眾20萬人次,形成了以“故宮講壇”為品牌的成人主題講座、以“故宮知識課堂”為品牌的青少年假期活動,還常年與中小學學校合作開展選修課程,配合北京市教育系統開展社會大課堂綜合社會實踐活動等,均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2017年,故宮研究院與中國紫禁城學會合作制作了《走進故宮》課件,全國多家高校均可通過網絡平台選修這一課程。截至2018年7月,《走進故宮》課程選課學校共677所,獲得學分的學生有198314人,學生滿意度達到96.3%。

  我們高興地看到,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故宮文物得到保護,故宮博物院的良好形象得以樹立,人們發現故宮與自己的生活有各種各樣的聯系,由此對故宮產生了親近感。走近大眾生活,這也是全國文博行業近年的發展趨勢。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並舉,中華民族博大豐富的文化遺產在當下獲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中華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對於全球化時代保存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文明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報記者 鄒雅婷整理)

(責編:杜燕飛、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