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秀秀美了臉蛋丟了隱私?

在觀音橋做陪購師的廖克瓊,現在拍照經過PS修正后才傳到朋友圈。而在11月28日之前,她直接用美圖秀秀拍照傳朋友圈。
天天離不開美圖秀秀的廖克瓊,為何卸載美圖秀秀呢?
原來,11月28日,中消協通報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報告顯示,共測評10類100款APP中,有91款APP都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近半數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測評顯示,美圖秀秀APP涉嫌過度收集可識別生物信息、財務信息等隱私。
她每天至少使用美圖秀秀6次
28歲的廖克瓊是一個陪購師,主要是為顧客推薦衣服、化妝品、配飾等,並幫助顧客改善外在形象。“我已經做了4年的陪購師。”她說,作為一個陪購師,不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還要時刻將自己觀察到的衣服、化妝品、配飾,拍照發到朋友圈,讓顧客挑選。久而久之,她已固定形成了一個模式,出門前拍照,發一個朋友圈,表示開始工作。
“自己的相片肯定要注意形象和外貌,不能太渣,不能太邋遢。”她說,美圖秀秀是一個不錯的拍照“神器”,可以在上面完成各種想要的畫面。因為自己可愛的外表,還有勤快,廖克瓊月收入上萬元。
“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天下來,我至少要使用美圖秀秀6次。”她說,遇到熟顧客,還通過微信轉賬給她,讓她幫助購買衣服、化妝品、配飾。一個月下來,賬上流水有四五萬元。
看到美圖秀秀APP涉嫌過度收集可識別生物信息、財務信息等,她嚇了一跳。“我這樣過度使用美圖秀秀,而且流水賬很多的人,是不是被重點收集對象呢?”廖克瓊告訴記者,當晚,她就卸載了美圖秀秀。
和廖克瓊一樣卸載了美圖秀秀的還有導游陳可沙。“我的工作主要是與景點、游客有關,好的景點要拍照,就要使用到美圖秀秀。”她說,有時游客的錢也通過微信交給自己,微信上錢來錢往,擔心被過度“收集”自己的財務信息,她也卸載了美圖秀秀。
多款APP列出的權限涉嫌“越界”
11月28日,中消協通過10類100款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或使用個人信息的情況。其中多達91款APP列出的權限涉嫌“越界”,即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其中,出行導航、金融理財、拍攝美化、通訊社交和影音播放等5類APP中,每一款都涉嫌存在過度收集或使用用戶信息的情況﹔其次是住宿旅游、網上購物、新聞閱讀和郵箱雲盤等4類APP中,32款APP涉嫌存在過度收集或使用個人信息情形﹔而交易支付類APP中有7款涉嫌存在過度收集或使用現象。
按照《個人信息安全規范》規定,對個人信息的收集應有明確的目的,不得超出產品功能相關目的外收集額外的個人信息,很多被測評APP在隱私政策等文件中,未將其收集的個人信息與其實現的產品功能明確挂鉤,其中很多個人信息與消費者通常理解的產品功能之間無明顯關聯,甚至明顯超出合理范圍。
通報中11款APP涉嫌過度收集財產信息,10款APP涉嫌過度收集生物識別信息。例如美圖秀秀APP涉嫌過度收集可識別生物信息、財務信息等。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上述APP外,航旅縱橫和、大眾點評、滴滴等APP都曾涉嫌暴露用戶隱私。
12月4日,航旅縱橫的老用戶上海錦天城(重慶)律師事務所張劍波律師透露,航旅縱橫APP以前上線了一個新功能,旅客隻要通過“航旅縱橫”APP選座時,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信息,包括個性標簽和飛行軌跡,同時還能和陌生人“搭訕”。
“通過航旅縱橫值機后,點擊自己的座位號進去,就可以看到飛機的座位圖,哪個座位有人,哪個座位沒人,還能和同機乘客聊天。”他說,這個具有社交屬性的功能一經推出,就被眾多用戶質疑,涉嫌暴露用戶隱私。
今年7月,有網友發現隻要用微信登錄“大眾點評”APP,個人在酒店、餐廳等地方的簽到與點評信息,就會出現在好友面前,想刪都刪不掉。不久,大眾點評道歉,並火速整改。
記者使用蘋果手機,簡單測試了超過12款常用的APP發現:其中7個APP要求讀取位置、開啟相機等較敏感權限,9個APP開啟的權限與其主營業務無關。
揭秘
APP“借”大數據挖掘商業價值
從事APP開發近二十年的游劍鋒告訴記者,APP有很多種,有交友的APP,如微信,還有工具類APP,服務於某種生活或者工作。
“APP開發者索要各種權限,尤其是和自身功能不匹配的權限。主要是為了收集資料出售,獲得可觀的額外收益外,目前大部分的APP應用開發,其實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信息,‘借用’大數據挖掘其中的商業價值。”游劍鋒說,現在是一個大數據的時代,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有一個海量大數據,就有一座“金山”“銀山”。
他舉例說,一個銷售鮮花的老板開發一個APP,如果隻有100人關注,其APP價值不大。如果有10萬人關注,那價值就不一樣了。“不僅鮮花不愁銷售,而且還有其他人找你發布廣告。”他說,阿裡巴巴因為有海量的大數據,2018年天貓“雙11”總交易額高達2135億元。所以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個道理用在APP開發者身上也是一樣的,他開發了APP,肯定有目的和訴求,通過索要各種權限,達到盈利的目地。
縱深
保護個人隱私應多管齊下
江北警方表示,《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對於個人信息收集、保存、使用、流轉等環節提出了明確要求,是個人信息保護在具體實踐中的國家標准。
市消協表示,從中消協的測評情況來看,10類APP中大多數APP僅僅達到及格水平甚至低於及格水平,尤其是中小企業APP問題較為突出,存在過度收集信息、無隱私條款、條款不完整以及不合理格式條款等問題,顯示出我國當前在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形勢的嚴峻性,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張劍波律師告訴記者,下載APP的關鍵一點在於用戶注冊時,所默認同意的協議中,是否有提到可以公開用戶部分隱私協議,“即使協議中有相關內容,APP將隱私信息默認開放,也涉嫌侵犯隱私權。”他建議,APP開發商在測試新功能或者優化軟件時,應該更多考慮法律風險問題。尤其是在涉及到用戶隱私問題時,應該有顯眼位置做到明確告知,同時必須獲得用戶同意。
互聯網領域資深專家、重慶豪文律師事務所主任蔣豪文表示,不要奢望APP開發商通過自律來保護用戶隱私,需要有關部門發力。現在用戶缺少一個暢通的投訴渠道,相關部門完全可以專門設立一個信息隱私受到侵犯時的檢舉投訴熱線電話,此外必須明確規定由哪一個部門來受理用戶的檢舉投訴。
市消協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時表示,中消協建議主管部門綜合考慮當前APP隱私保護方面的嚴峻形勢,加強隱私保護立法,落實具體措施,提高立法立規水平,為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提供更好的法律和制度保護。
同時,督促APP開發商優化隱私政策,提升服務消費者的透明度。比如強化APP進行隱私條款明示,各APP在消費者注冊或登錄之前彈窗提示隱私條款或隱私條款的核心內容,引導消費者主動閱讀。如隱私條款有更新,可採用單獨通知或再次彈窗提示用戶閱讀並征得用戶同意。
“.收集個人信息要征得消費者同意,不使用默認選項。”市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各APP要主動引導用戶閱讀和理解隱私政策的核心內容,不使用默認同意的選項,變默認勾選為消費者主動勾選。還要根據核心功能和擴展功能明示個人信息收集范圍,給予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應盡可能少的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同時,各APP對照相關法律規定要求自行自查,主動刪除或修改相關條款,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督促整改落實。
提醒
不安裝來歷不明的APP
市消協表示,目前各類APP無論是否有隱私條款都可以在應用商店中下載使用,各下載平台並未對APP隱私政策公開或內容要求進行審核,APP開發商管理、APP應用商店管理、APP投訴管理以及違規處罰機制等各個環節均有待進一步加強。
建議應用商店履行平台審核責任,強化APP隱私條款的明示公示義務,對於沒有隱私條款的應當及時下架,並提醒消費者謹慎下載使用,應當要求相關隱私條款內容不得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得保留不公平格式條款。其次,強化執法與教育警示,提高消費者APP使用信心。不僅要大力提醒消費者下載APP要通過審核機制更嚴格的應用商店平台,還要認真閱讀應用權限和用戶協議或隱私政策,不安裝來歷不明的APP,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現信息泄露,要留存相關証據,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依法主動維權。(鄭三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熱門排行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