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職業羊毛黨”盯上信用卡積分 銀行“阻擊”

范佳慧
2018年12月17日07:54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小字號
原標題:“職業羊毛黨”盯上信用卡積分 銀行“阻擊”

  套現、套利是“職業羊毛黨”慣用的牟利手段。

  “辦信用卡不就是為了‘薅羊毛’嗎?”老張(化名)是“羊毛黨”中的一員,談起用積分“褥羊毛”的成果時,老張神採飛揚。

  為反擊“羊毛黨”,不少銀行紛紛修改了信用卡積分兌換規則:12月15日起,平安銀行相關卡種及活動提供的境內機場/火車站接送、境外機場接送服務,將僅限獲得該權益的持卡人本人使用﹔興業銀行信用卡中心此前也對航空公司裡程積分兌換上限作出調整,由120萬分降至60萬分﹔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則將權益與客戶的資產直接挂鉤,該行相應類別的客戶在資產達標后可享受更高裡程兌換上限……

  有業內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直言,銀行大規模調整信用卡積分權益,特別是航空裡程累計的規則,主要出自控制成本和防止“羊毛黨”兩方面的考慮。

  “褥羊毛”行為猖獗

  行業內誕生了新興一族——“羊毛黨”,這甚至成為了一種職業。對於“羊毛黨”來說,出售信用卡提供的各種權益是他們賺錢的方式之一。

  據悉,早期發卡銀行為了提升發卡和持卡用戶的活躍度,讓所發的卡能夠激活使用,不惜投入重金對用卡消費進行刺激,斥巨資投入到各種活動以刺激用卡,例如辦卡開卡禮、首刷禮、用卡積分/裡程獎勵、用卡減免/返現等,甚至用戶推薦辦卡都能獲得禮品、現金或積分的獎勵。

  在此背景下,行業內誕生了新興一族——“羊毛黨”,這甚至成為了一種職業。社交網絡上隨處可見的信用卡“薅羊毛”交流論壇,眾多“羊毛黨”聚集其中。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羊毛黨”的標配都是十幾張信用卡,他們對各銀行不同種類信用卡的功能和權益都了解和運用得相當嫻熟,以便於能以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優惠。

  對於“羊毛黨”來說,出售信用卡提供的各種權益是他們賺錢的方式之一。銀行推出的優惠活動囊括吃穿住行,“羊毛黨”當然不會錯過。

  以某股份制銀行推出的積分換星巴克咖啡券活動為例,“羊毛黨”換完之后,自己定價再轉賣掉,以此賺取收益。《國際金融報》記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發現,類似這樣用信用卡兌換的餐券、咖啡券、電影券正在出售的比比皆是,即便一時間賣不掉,平台上也有“黃牛”在長期回收。

  記者注意到,由於兌換機票不受必須是本人的限制,因此成為各大“黃牛黨”“薅羊毛”最狠的權益項目。“南航12000裡程差不多相當於一張800公裡以上距離的機票,一般來說信用卡的25積分可以兌換1裡程,南航、東航、海航都有人收,變現相對較容易。”老張告訴記者。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信用卡接送機”,可以找到眾多出售相關權益的賣家,涉及到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等銀行的信用卡所提供的相關服務。

  此外,很多信用卡提供延誤險服務,若航班延誤幾個小時可獲賠2000元至4000元不等。根據老張的說法,甚至衍生出一批人專門沖著延誤險而坐飛機,運氣好的話一天也能通過延誤險賺幾千塊錢。

  信用卡越多權益越多,刷卡越多得到的積分就越多,能夠兌換的福利也就越多。“羊毛黨”拿著手裡的十幾張卡,每個月兩三萬元的消費額,一年就是幾十萬積分。這無疑是一個“金礦”。

  銀行修改積分兌換規則

  對於非法套現、套取積分,每家銀行都有一套嚴密的預警系統。一旦發現信用卡出現異常交易,后台馬上報警,銀行也會人工監測這些信用卡的刷卡記錄。

  滿額返現、積分兌換、享受權益,本屬於正常的“薅羊毛”。在優惠活動規則下,持卡人使用真實、合法的方式獲取最大限度的獎勵或收益無可厚非。

  然而,利益誘惑之下,也會產生違規行為。融360信用卡分析師韓媛媛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套現和套利是職業“羊毛黨”慣用的牟利手段。套現是指通過虛假交易,將信用卡內的消費額度以現金方式套取,挪作他用,同時獲得相應的刷卡消費積分。套利則是將套現交易獲得的巨額積分,兌換成航空裡程、酒店權益、實物商品等,再兜售獲利,或是直接將積分賣給“黃牛”獲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2009年出台的《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違反國家規定,使用銷售點終端機具(POS機)等方法,以虛構交易、虛開價格、現金退貨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現金,情節嚴重的,應當依據刑法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上述方式惡意透支的,依照刑法規定,以信用卡詐騙罪定罪處罰。

  韓媛媛表示,隨著監管部門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對於非法套現、套取積分,每家銀行都有一套嚴密的預警系統,有專人監控。一旦發現信用卡出現異常交易,后台馬上報警,銀行也會人工監測這些信用卡的刷卡記錄。如果被銀行認定為異常,這些積分會被凍結或清零。

  銀行方面也加入與“羊毛黨”的角力。2018年以來,部分銀行信用卡中心調整了積分兌換裡程服務內容。

  例如,興業銀行對航空公司裡程積分兌換上限作出調整。4月26日,興業銀行公告稱,自2018年7月1日起,持卡人名下同一航空公司不同層級的航空聯名卡在單一自然年度內自動兌換航空公司常旅客會員裡程(積分)的信用卡積分總額上限由120萬積分調整為60萬積分。

  類似地,廣發銀行航空類、商旅類聯名信用卡每月刷卡消費享受累計航空裡程或合作方積分的消費(計積分)金額最高不超過客戶卡片消費額度的指定倍數(三星級及以上客戶不超過1.5倍,三星級以下客戶不超過1倍)﹔且每卡每年累計航空裡程或合作方積分的消費(計積分)金額不超過60萬元(依據卡種不同,每卡每年累計航空裡程不超過3萬或5萬裡程)。

  今年9月1日起,民生銀行對信用卡積分累計規則進行調整,單個自然月內,按照客戶名下已激活卡片(不含公務卡和消貸類卡)客戶級授信額度的2倍設定積分累計額度上限,按照交易入賬時間的先后順序依次累計積分,如客戶當月累計的積分超過客戶級2倍額度上限,超出的部分將不再累計至持卡客戶的賬戶中。同時,客戶級永久有效的可兌換通用積分方可參與積分兌換航空裡程業務﹔用卡活動或抽獎活動等贈送的短期積分將不再參與積分兌換航空裡程業務。

  10月末,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稱,為切實保障持卡人的乘車安全,自2018年12月15日起,平安銀行信用卡相關卡種及活動提供的境內機場/火車站接送、境外機場接送服務,將僅限獲得該權益的持卡人本人使用。

  權益挂鉤資產是未來趨勢

  銀行開卡和維持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為避免職業“羊毛黨”對資源的過度擠佔,銀行或將信用卡“福利”進行縮減,增加參與門檻。

  上市銀行中報顯示,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2018年上半年新增的信用卡發卡數量都超過了1000萬張。其中,招商銀行新增信用卡發卡數1421萬張,居首位﹔工商銀行新增發卡數量1300萬張,位居第二。

  上半年,建設銀行、平安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交通銀行的新增信用卡發卡數量也都超過了600萬張,分別為849萬張、917.98萬張、852萬張、863.27萬張、604.6萬張和640萬張。

  隨著新增發卡量的越來越龐大,職業“羊毛黨”的套現和套利行為也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正常持卡人權益。

  據記者採訪了解到,對於各家銀行信用卡不定時推出的一些優惠活動,正常持卡人往往無緣,這些福利早已成為專盯信用卡優惠的“羊毛黨”們的囊中之物。尤其是在積分兌換禮品中,很多搶手禮品都被一掃而空,真正的持卡人很難換到心儀的商品。而“羊毛黨”在獲得各類權益、商品之后,還會在網絡平台上進行銷售。

  “有些活動產品永遠搶不到,銀行的優惠活動額度有限,資源都被‘羊毛黨’搶佔了。”一位持卡人這樣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11月15日,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公告顯示,該行高端白金類客戶個人信用卡賬戶基礎裡程兌換上限為3萬,高端超白金類客戶個人信用卡賬戶基礎裡程兌換上限為30萬,資產達標更可享受更高裡程兌換上限。

  這就意味著,客戶享受的權益將與其資產相關,資產達標持卡人可享受更高裡程兌換上限。

  韓媛媛表示,銀行大規模調整信用卡積分權益,特別是航空裡程累計的規則,主要出自控制成本和防止“羊毛黨”兩方面的考慮。

  “2016年費改后,銀行卡手續費率不斷下降,從控制成本方面考慮,積分規則的調整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是為防止職業“羊毛黨”擠佔正常持卡用戶的大量權益資源,擾亂正常的金融秩序,無疑會對正常持卡用戶產生影響。”韓媛媛稱。

  韓媛媛進一步指出,用卡權益與客戶資產挂鉤會是未來趨勢。銀行開卡和維持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為避免職業“羊毛黨”對資源的過度擠佔,從而把權益分配給真實持卡用戶和高資質的用戶(有房、有車、有存款),銀行或將信用卡“福利”進行縮減,增加參與門檻。

(責編:趙超、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