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民營企業家系列訪談

大通集團董事長李佔通:高站位下謀創新 心系社會促發展

申佳平
2018年12月19日08:39 | 來源:人民網-產經頻道
小字號

開欄的話: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歷經輝煌四十載。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逐漸成長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肯定廣大民營企業家敢為人先、鍥而不舍的奮斗精神,給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們吃下“定心丸”,注入“強心劑”。

回望來路,統戰部經濟局和人民網聯合推出融媒體欄目《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民營經濟要走向更加廣闊舞台》,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分享其創業之路的艱辛與成就,透過民營經濟的發展感受最具活力的時代脈搏。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

改革開放已走過輝煌的40年,非公有制經濟投資不斷成長,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民間投資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已經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了2018年的59.3%,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投資主力軍。

“揚書生意氣,興民族實業”,走進大通集團位於天津市金谷大廈的辦公區,映入眼帘的便是牆上這幅獨具特色的題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佔通告訴記者,自己從未忘記創業初衷,從1992年帶領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一批青年教師“下海”以來,這十個字始終都貫穿於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也是他二十余年創業路的最高宗旨。

目前,天津大通集團已經發展為集醫養大健康產業、創新投資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談到改革開放,李佔通感慨萬千,“中國通過改革開放逐漸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被証明是社會配置資源最優的一種方式,能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持續快速發展。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個民營經濟主體的繁榮發展才能確保形成真正的市場經濟。”

大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佔通。

企業家:深刻把握“不變”與“變”

1964年,李佔通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的鞏義市回郭鎮。在美麗的伊洛河畔,李佔通度過了美好的少年時光。在李佔通的記憶中,回郭鎮當時“農工並舉,政商並舉”的發展模式給了他最初的營商啟蒙。

金谷大廈矗立在天津市寸土寸金的CBD區域,北面和東面皆為海河環抱。現在,即便忙於企業事務,李佔通也會抽空到大廈頂層的小涼亭休息片刻,俯瞰津門獨有的城市風景畫卷。然而,三十五年前,因上大學而來到天津的李佔通,或許沒想到改革開放給自己、城市、時代所帶來的滄桑巨變。

1983年,李佔通從河南省的重點高中順利考入天津大學機械工藝與自動化系,並於大二被選派到南開大學政治系學習。期間,李佔通熟讀中外經濟金融書籍,在點點滴滴的閱讀時光中,他此后的創業人生仿佛已經注定了。

1987年夏天,李佔通從南開大學政治系畢業,被分配回天津大學機械學院任職團委書記、新生軍訓副指導員。

歷史的鏡頭轉到1992年年初,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動身南巡,針對當時國內對於改革的諸多爭論、質疑,鄧小平發表了許多振聾發聵的講話,大批身處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深受影響,紛紛下海創業。李佔通再也坐不住了,但是下海創業的想法卻受到了來自親朋好友的質疑和阻攔,“他們都覺得,我大學畢業到高校工作太好了,如果要‘下海’做生意,去做個體戶,太可惜了。”李佔通回憶道。但受“南巡講話”號召他和其他幾個高校青年教師還是毅然加入了“92派”創業大軍。他說,“南開大學的辦學理念是‘文以治國、理以強國、商以富國’,辦企業不僅能實現人生價值,更能助力國家富強。”

1992年12月,大通公司在天津市鞍山西道上正式挂牌成立。起初,由於缺乏實踐經驗, 李佔通和合伙人們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團隊甚至一度瀕臨崩潰。“企業就是在經歷一次次試錯,在失敗中不斷提升、成長。”面對事業初創期的失敗,李佔通選擇了堅持。他談到,“企業家必須有堅持的韌勁,這種精神能影響整個企業的發展。大通的所有員工都熟記三句話:‘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不平衡中尋找平衡’‘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第一句出自新東方的董事長俞敏洪先生,后兩句是我們自己總結出的經驗。”李佔通還談到,困難最能考驗企業家精神。“企業家應該具備兩個精神,既要有愚公移山般的堅持和毅力,也應該掌握‘移山大法’,學會‘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變通。”

在歷經數日的頭腦風暴后,李佔通帶領大通公司轉變思路,調整戰略。“我們從高校教師轉變為改革開放浪潮下的民營企業家,剛開始不清楚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我們的優勢在高校,應該走高科技的路子,從新興行業打開新天地。”

此后,大通公司正式更名為大通集團,確立了以產權投資、參股控股等方式,以醫藥健康產業和創新投資為發展支柱,努力開發產品,開拓市場的發展思路。依托天津高校的學術資源,以及天津生物醫藥產業的環境優勢,李佔通帶領大通集團逐漸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新契機。

大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佔通接受人民網專訪。

企業發展:高站位與創新並進

變則通,通則久。大通集團在改革的洗禮中不斷揚帆前行,李佔通把成功歸結於企業在高站位下一次又一次的創新。他解釋,“所謂高站位,就是指‘揚書生意氣,興民族實業‘的總體目標。而所謂創新,則體現在研發、管理、技術、營銷以及商業模式等企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1995年,大通集團成功投資天津紅日藥業,打響了大通進軍資本市場的“第一槍”。此后,紅日藥業良性發展,投資大幅增值。2009年10月30日,紅日藥業同全國共28家企業一道首批登陸中國創業板。

2005年3月,大通集團順利收購寶光藥業部分股權,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並通過資產置換,使大通集團旗下的大通燃氣借殼上市。2010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58號文)發布,明確提出“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准入范圍,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擺到重要地位和工作日程,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李佔通帶領大通集團再次轉型,開始重點發展醫養領域。2014年12月,天津民生醫院管理公司(現已更名“中康九和醫療集團”)應運而生,主要從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和管理運營。截止目前,中康九和醫療集團已投資醫院十余家,總床位數達6600余張。

展望未來,李佔通說,“我們的目標是在全國投資合作100家以上醫院,真正做到建百家醫院、興百年基業。此外,還將逐步實現以醫療服務為中心向“兩翼”延展,突出‘醫療+’供應鏈管理、醫生集團、互聯網醫療等醫療健康延展服務,為社會提供優質醫療資源和‘養老+’醫養健康產業,讓老人晚年生活更有尊嚴更有價值、更享受、更尊貴,推動醫養健康服務創新。”

企業歸宿:必定要造福社會

義利兼顧、以義為先。李佔通相信,企業發展來源於社會,回饋社會一定是企業的最后歸宿。

他提出“大通夢,中國夢”,明確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發展意義。2012年,大通集團向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民族中學捐款1100萬元,建設完成圖書館、教學樓、辦公樓、足球場、學校花園等,受益學生近萬人。

2015年10月,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等正式發起了“萬企幫萬村”行動,助力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貧困戶精准脫貧。作為中國光彩會副會長,李佔通帶領大通集團積極響應扶貧號召。數年間,累積扶貧資金達上億元。李佔通告訴記者,採訪前幾日,他剛參加了“中國光彩事業怒江行”活動。

大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李佔通(左五)參與全國"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

據了解,目前大通集團對貧困地區的幫助已經滲入企業日常運營,包括公司食堂所用食材、員工福利在內的很多產品都來源於幫扶的貧困地區。而大通集團的產業新城有的身處貧困縣,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

大通集團在天津高校中“孵化”,“書生”李佔通從未忘記自己源自何處。他表示,支持祖國高等教育,支持大學生就業、創業,是長期有效的扶貧、脫貧,有助於青年一代的培育工作。2002年,大通集團就曾捐資50萬元在南開大學設立“南開大學大通獎學金”﹔2015年8月和10月,他分別為慶祝天津大學建校120年和南開大學建校96周年各捐贈1200萬元用於建設“大通學生活動中心”﹔為緩解在校大學生就業壓力,大通集團還為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多所高校提供教學實習基地。

從1992年到201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大通集團已經走過近30個年頭。不論作為“書生”,抑或是“企業家”“慈善家”,李佔通說自己一直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成為受人尊敬的人,做成受人尊敬的企業。

(責編:杜燕飛、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