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故事发生在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夏天。52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志愿者们,聚集在这里,为仪陇县265个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带去了一个缤纷的夏令营。其中,建筑工作坊的志愿者与孩子一起搭筑起了一幢幢“彩色的房子”——以竹为骨架,在彩绳的交织中,孩子们也把梦想与快乐一同编织了进去……
今天是我在建筑工作坊的第六天,“彩楼”已经基本成型,快要搭建完工了,太幸福了!
六天来,我们把竹子骨架按照顺序拼装好,搭建出基本的框架,然后在上面用彩色的绳子编织。在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要搭建什么东西,搭建出骨架后,大概能看出我们要搭建一个多面体,但具体是什么并不知道。在老师拿来一些五颜六色的绳子后,我感觉我们要做得东西一定非常漂亮,心里既紧张又兴奋。
图 | 孩子们在制作自己的“彩色房子”
编织绳子的过程非常复杂,但找到规律之后,就会感觉轻松一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我的朋友们一起合作,把不同颜色的绳子编织在一起,感觉像是在织一块非常漂亮的布,嘻嘻,偷偷告诉你们,其实这是一面墙。后来我们又一起把其他的墙编织出来,每面墙都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编织方法,在编织的过程中,我感到很幸福。
现在这座“彩楼”(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我自己给它起名叫“彩楼”)已经基本完成了。想想一开始只是一些竹子和绳子,真的难以想象组合起来会变得这么漂亮。我感觉太自豪了,这么漂亮的小房子是在我和我的朋友手中制造出来的。
图 | 建筑工作坊中孩子们的最终作品之一
其实,我的家里还没有砖房子,每一次下大雨的时候,房顶就会漏雨。我立志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住上最好的房子,我希望有一天,我和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小海,2017年7月22日,仪陇县日兴小学五年级)
编辑的话:编者也是本次夏令营中的一位志愿者,在拍摄记录的过程中,见到这些彩色的房子,内心十分触动。这些孩子和这些美丽的“房子”,都成为我此生心头永不消散的彩虹。这个故事取材于孩子们的交换日记,经过志愿者的日记和有关回忆进一步完善。以真实的记录,希望让更多关心孩子的人们,感受到孩子朴实的梦想和非凡的创造力。志愿者:武汉大学 马宪丰
活动简介:「种太阳」创立于2009年。为弥补乡村儿童在成长与发展阶段社会教育的缺失、多样性教育的严重不足,种太阳基于“体验式学习”与“营地教育”的研发基础,聚焦于交通相对闭塞、经济贫弱、留守儿童集中地区的——9到13岁乡村儿童,为其提供拓展可能性和创造力的启蒙与赋能夏令营项目,以帮助其更好的实现儿童中期的认知、情感和社交发展。9年期间,种太阳培育志愿者导师2,768人,服务乡村儿童9,809人。(祝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