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卢清君:借助新兴技术提高医疗行业的生产力

2018年11月07日20:11 | 来源:人民网-产经频道
小字号

图为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清君发表演讲

人民网北京11月7日电 今日,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2018 (BOE IPC-2018)在北京盛大开幕,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高管齐聚北京,共同探讨物联网细分领域应用、技术及未来趋势。国家卫健委远程医疗管理培训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清君参加智慧健康服务论坛并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同道、各位专家、以及产业界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会主办方邀请,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做个交流和汇报。

我讲的更多内容是面向政策和实践经验。对于产业来讲,这个里面有更多的话题要谈。今天看到京东方在数字医疗行业、在传感器、信息平台、数据流转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更让我惊喜的是,有了国产的手术机器人,这都意味着数字化医疗在中国进入到应用和引领世界的地位。我们谈了这么多的健康和医疗,今年有个重大的变革,从原来的卫生部到原来的卫生计生委,到现在叫卫生健康委。我们把医疗、卫生、健康联结在一起,在一个部委管着这个事,这意味着健康不可回避和医疗发生关系。有了健康和很多数据最后意味着什么?治病救人。很多人上网查询搞咨询,他可能家里有一个病人,没有医疗做后盾,健康就少了一半,所以卫生和健康放在一起。

今天的互联网医疗掀起一股春风,互联网+医疗在很多医改文件里做了重点推广、论述、大力鼓励。到底它对我们改变的是什么?四十年来我们进入到医疗改革深水区,改的是资源。我们的资源现状是量不足、碎片化、同质化,所有这些导致的医疗质量差、协同差、危急救治水平很低。尤其在县级医院我们感叹,为什么国外比我们做得好?因为我们的资源有限,机制不足。

在“十二五”期间分级诊疗里面,国家就做了规划。我们要建四大基本制度,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这些重心要放在基层,基层是社区、乡镇卫生和健康小屋吗?我们希望是这样子,但是很遗憾的是现在一级医疗机构实在是崩塌式的体制不健全。作为县乡一体化的工作设计成为重点,怎么样保证全国5600家的县医院都能有同样的医生培养队伍和质量呢,所以国家提出来要发展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体。包括家庭签约要覆盖到县以下,覆盖到乡村、卫生院和村医。同时,也给出相关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

大家可能还注意到,这两年比较热潮的关于社区养老,要跟基本医疗相结合,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但是没有做起来,为什么?还是资源的问题。

国家卫健委在2016年明列了四大模式,包括城市医联体、县医共体、远程协同网络、专科联盟/医联体。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也发文推进医疗联合体的建设,有了这样的区域性,甚至按照行政区划划分,我们都知道每家医院不是每个学科都是很厉害,总有我们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当区域医联体牵头里面的弱势学科领域发生了问题?就要求助救援,这就是发挥医联体的作用。当有了这样的医联体,提升医疗的救治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从2016年发文到现在各级政府都行动起来,但是我们看到很多模式是基于地区,基于垄断的,大力挖掘优质资源的价值,但忽略了基层普遍闲置医疗的价值。分级诊疗难道只是为了省钱吗?很多炒作的概念是不是为了逃避医疗的监督和诊断制度,我们看到过去的远程医疗装备很强大,每个装备都很值钱,但是把大量的资本花在装备上,忽略了应用和医疗协同机制。更多注重视频健康,建立了很多大型终端,但是忽略了平台、忽略了数据,忽略了整个业务病理的质量。同时,强调更多的技术表现形式,忽略临床表现特点。这些都给整个行业和大众带来信念和概念上的打击。因此,敬畏之心是医疗界每一个工作人员和产业界的技术人员都要实时记住的,包括敬畏生命。

回顾一下远程医疗领域怎么样确定生产关系呢?远程医疗怎么来的?是通讯来的。所以远程医疗英文叫通讯+医疗。从电话卫星到无线电、光纤,我们有了这个工具意味着有的远程医疗形式。这个工具发展到今天,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发扬光大了远程医疗作风,这些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资源,包括精密制造,这些改变了原来和患者1对1、面对面的医患关系,改变了生产业务之间的关系,于是有了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产业务关系是大众需要、国家需要的,必须要有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确定下来,只有这些才能发展生产力。

医疗界什么是生产力?绝不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在制造领域,新兴的医疗生产力应该是服务效率、医疗模式和使用的科技含量。

我们可以回顾过去2015年到现在出台了几十份文件推广互联网医疗,今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让我们知道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什么样子?保障支撑体系什么样子?更重要的突破是允许医疗机构开办互联网医院了,互联网医院从此以后有了准入制度。同时,为了加强同质化的建设,国家推进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建设,这个文件把电子病历规范起来,因为大数据开始了,意味着有了大数据有了规范性的医疗标准,这个时候才能谈医院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什么?我们将来的数据如何去分享?我们都在谈数据,有谁知道数据意味着什么?数据是过去。套用刚才张总所说的数据和经验是不可分的,所有数据都是做过的事情。有了这些,就要考虑到数据的产生、数据管理、数据流转、数据伦理包括数据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法已经定了,2016年47号文件里面,第一句话规定了健康大数据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在国家战略角度管理健康大数据,包括自己的监测数据。

在医疗上数据是多元性,健康监测数据、诊断数据、检查数据,还有后续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都要统一分类应用管理,责权一致。有了这个之后,我们知道所有权是谁的?很多说是自己的,不是的,基础战略权一定是国家的,和土地一样。

医院有保存义务和应用权限,患者有知情权需要保护,你有使用权,可以授权别人使用你的数据,更重要有隐私权,这是所有数据机构都必须关注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知识产权归谁?中国的知识产权法明确规定,谁创造了数据谁是知识产权的归属者。尤其像京东方这样的创造企业来讲,原始数据、二次开发数据和将来数据的应用,知识产权必不可少,否则数据应用就是瓶颈,数据互联就是瓶颈。

包括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管理规范,三个文件全部在一个文件里,这样才明白了互联网医院怎么开?作为互联网医院来说,升级了远程复诊、远程会诊、家庭签约,这个涉及到诊前、诊中、诊后的连续性业务,和线下业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照护机构。

现在又出来一个在线复诊,当完成初诊诊断时,可以在家里接受复诊,这叫互联网诊疗。互联网诊疗需要大量的数据,从哪儿来?就是今天在走廊上看到的京东方产品,从健康自我监测来,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来,同时还可以从第三方检验检查机构来。有了这样的机构,就形成了互联网诊疗整体的业务模式,而当第三方检验检查机构社会资本进来之后,医生培训是一个问题,所以需要远程诊断帮助。

中日医院作为一家试点单位,早期是中国远程医疗互联网医学的领跑者,从1998年建立中心到到2012年设立管理培训中心,到今年是国家远程医疗互联网医学中心,中日互联网医院正在筹建中。我们建立了技术平台,建立了机构的协同体系,建立了专病专家委员会。同时,建立了远程平台链接到五大模式,包括家庭签约机构。这样就可以把专科医联体的资源对接到市级医联体和县级医共体,共同带动社区医疗、公共服务和家庭签约,这样才能形成上下一统六级医生的协同机制。

给每个医生建立了责任医师团队,由责任助理处理日常的业务,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更重要建立运行机制,这个运行机制已经得到国家医保局的认可,按照服务提供方为定价,这符合发改委的定价依据。以后的远程医疗收费,不是以县医院为水平收费,而是专家在哪个医院就在哪儿收费,这样有效刺激整个系统运转。

远程让我们无国界,可以接一些国外资源,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青年人的培养、疑难病症救助,包括健康扶贫。

同时,开展海外“一带一路”,引进海外优质资源,提升学科培养。更重要是强调医疗质量,这与今天的数字化医疗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病历,问诊不清楚、体检不准确,专家凭什么坐诊呢?这些需要靠医生的行为,靠技术、互联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这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系统建立不起来,所有的系统都是废的。要主动行为+客观的记录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人工智能,这一切离不开培训。我们不但考虑医生的培训,还要考虑到县级医院的医师培训。

下一步5G来了,在5G基础上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创新中心,这个创新中心就是为京东方这种企业,你的产品最后要落地到医疗,跟医疗相结合时这一段的转化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医疗才可以放心大胆使用新技术,希望通过互联网医院,能够把技术引进来,把医疗、教育、科研、重大疾病防控学科建设推升上去,帮助医院管理者更好的管理和决策,这就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作用。

同时,跟国家媒体联合起来。它们有很好的声誉,更重要是国家主流媒体有信任,建立为百姓求医问药的门户。联合国家级的央企建立便民惠民的技术资源,有了这个对医疗促进、健康管理、康老养老等提供帮助,这才是未来健康医疗的状态,也是推动健康中国的必经之路。

(责编:史雅乔、董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