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口述历史——40年,中国更精彩⑨

为全人类保护珍贵文化遗产

郑欣淼
2018年12月04日08: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修缮开工仪式在北京举行。图为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研究馆员徐超英手捧养心殿正脊内的宝匣。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过去受“古董”观念影响,对于文物,人们往往看它值不值钱,注重经济价值,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古玩”“宝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2002年9月,我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03年,我首次提出“故宫学”的概念。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和学问。故宫学要求把故宫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个“大文物”来对待,要求把文物、古建筑和宫廷史迹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研究。

  ●故宫大修工程是一个标志,一方面表明国家综合实力发展,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重大工程,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对故宫进行维修保护,不仅是为了传续中华民族文脉,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承诺。故宫的保护接受国际社会的指导和监督,故宫维修保护的实践也丰富着国际遗产保护的理论。

  ●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并举,中华民族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当下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对于全球化时代保存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郑欣淼,曾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青海省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现为故宫研究院院长,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鲁迅研究学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故宫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南开大学故宫学与明清宫廷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著有《故宫学概论》《从红楼到故宫:郑欣淼文博文集》《社会主义文化新论》《政策学》《鲁迅与宗教文化》《郑欣淼诗词稿》等。

  我是陕西人,在陕西这个历史文化大省工作了20多年。1992年离开陕西,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组长。而后到青海省工作,也是主管文化方面。1998年我到国家文物局任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此后一直在文化文物部门工作,至今已有20年。我深刻地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们的理念不断提升、视野不断扩大、方法不断更新,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创新和创造,不断丰富着国际经验,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文物保护观念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首先是思想解放,体现在理念、观念、思维的变化。我在陕西省委工作过15年,主要从事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之初,陕西在文物保护方面就有着立足长远的举措。当时有两件事具有标志性意义。第一件事是修复西安古城墙。西安的城墙过去不是连在一起的,有的地方破坏比较严重。第二件事是成立“振兴秦腔委员会”。

  这两件事当时很多人并不赞同,包括我也没认识到它的意义。那时候全国都以发展经济为主,陕西本身经济比较落后,大家认为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有没有必要花这么大力气去修城墙,很多人有争议。但不管怎样,城墙最终修好了。现在我们到西安去,城墙是个很重要的景点。秦腔是梆子戏的鼻祖,在西北地区影响很大。从今天的角度看,秦腔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秦腔委员会”对于保护、传承秦腔文化很有帮助。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通过并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文物保护的专门法规。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发布并施行。这些年来,《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经历过多次修改、修订,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当前的《文物保护法》为2017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改通过。伴随着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关于文物保护的观念、认识也有了很大进步。

  过去受“古董”观念影响,对于文物,人们往往看它值不值钱,注重经济价值,忽视了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文物不仅仅是“古玩”“宝物”,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遗产”的概念越来越得到重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形象的基本元素、文化象征和主要标志之一。文化遗产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内涵与底蕴,对当代的文化事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依托与推动作用。

  1985年,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并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世界遗产组织对中国文物保护也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是保护理念的交流与启发。我们从国际上引进了许多先进的理念与手段。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保护。2004年,中国政府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通知指出“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这在文化建设立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达40个,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保护完整而真实的故宫

  故宫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单位,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故宫的保护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缩影,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也折射了我们国家文博事业发展的进程。

  真实性与完整性是世界遗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也是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标准。自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以来,故宫的保护严格按照世界遗产组织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由于历史原因,故宫院内外一些文物建筑被外部单位长期占用,严重影响了故宫的完整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多方努力,故宫博物院收回了大高玄殿、端门、御史衙门、雁翅楼、宝蕴楼等文物建筑,对于故宫的完整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2002年9月,我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2003年,我首次提出“故宫学”的概念。故宫学是以故宫及其历史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集整理、研究、保护与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和学问。故宫学要求把故宫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作为一个“大文物”来对待,要求把文物、古建筑和宫廷史迹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研究。要保护完整的故宫,不只是72万平方米以内的紫禁城,还要保护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一些明清皇家建筑,以及它的保护区、缓冲区。同时,要认识到故宫所有遗物都是反映宫廷历史文化某些方面的实物见证,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物价值,都需要认真清理和保护。

  在“完整故宫”观念引导下,从2004年至2010年,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历时7年的藏品清理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宫廷历史遗物的彻底清理。这次清理不仅将过去从未系统整理过,既不算文物、也不算资料的遗物,如13万件清代钱币、2万余件帝后书画等进行了系统整理,而且对所有资料藏品进行了重新的鉴定、研究,完成了共计180122件资料提升文物的工作。截至2010年底,故宫博物院的可移动文物总数为1807558件(套)。多达500卷左右的《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同时陆续出版,《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从2013年1月陆续在故宫网站向社会公布。2014年至2016年,故宫博物院又开展了“三年文物藏品清理”。截至2016年12月31日,故宫博物院的可移动文物总数为1862690件(套)。

  故宫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以及故宫官式建筑修造技艺。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故宫官式古建营造技艺”“古书画修裱技艺”“青铜器传统修复复制技术”“古书画人工临摹复制技术”4项。故宫博物院珍视这些工艺技术,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重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故宫大修体现大国责任感

  我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所经历的一个特别重大的项目是故宫大修。2001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关于研究故宫古建筑维修和文物保护有关问题”的会议,决定对故宫进行整体维修。这是从清末至20世纪末百年来第一次对故宫进行整体性维修,媒体称之为百年大修。

  故宫博物院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合作制定了《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确定了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目标、原则,规定了故宫维修工程的方针和任务。按照《大纲》的规划,故宫保护工程从2003-2008年为近期,2009-2014年为中期,2015-2020年为远期。到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际,全面完成故宫维修任务。

  故宫大修工程是一个标志,一方面表明国家综合实力发展,有能力去完成这项重大工程,另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空前重视。故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对故宫进行维修保护,不仅是为了传续中华民族文脉,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承诺。故宫的保护接受国际社会的指导和监督,故宫维修保护的实践也丰富着国际遗产保护的理论。

  故宫维修中,尽最大可能保存原构件并尽可能多保留原有建筑历史信息,并对一些人为的不恰当改变进行修复。例如,御花园钦安殿前原有抱厦被拆除,我们依据档案中保留的20世纪中期的实测图对其进行修复。武英殿维修是试点工程,当时我们经验还不够,更换琉璃瓦时新旧分开,新瓦放在一起,旧瓦放一起,新的那半看起来金光闪闪,对比鲜明,引来外界批评。等到太和殿修缮时,我们把10万多块琉璃瓦一块一块编号并拍照记录,准确掌握了每块瓦的位置和状态等信息。取下来修复的旧瓦按照原来的位置安放,新瓦旧瓦错落有致,看起来比较自然。

  随着故宫维修工程的进展,单霁翔院长开创性地提出了“研究性保护项目”的理念,将古建筑保护、学术研究、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三者紧密相结合,实现以“研究性、预防性”为主的科学修复,为国内文物建筑保护工程做出表率。目前,养心殿、乾隆花园、大高玄殿、紫禁城城墙列入“研究性保护项目”试点。

  中国木结构古建是东亚木结构建筑的代表,与西方建筑有着很大不同。故宫维修的很多技术和方法对于东亚古建筑修缮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经验。

  打开交流合作的大门

  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岸形成了两个故宫博物院。两岸故宫博物院的交流在两岸文化文物交流中占有特殊地位,亦为海内外所瞩目。我在故宫博物院工作近10年中,有幸抓住了机遇,推动两岸故宫开启了实质性的交流合作。

  2002年年底,我赴台进行文化文物交流,期间去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杜正胜院长进行会谈。这是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第一次接触。《中国时报》对此进行报道说:“由于故宫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北京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相见,象征着两岸文化交流史上历史性的一刻。”

  此后几年间,我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石守谦院长有过信函来往,两院围绕开展交流合作做出过多次探讨。2008年,随着台湾政局的变化,“大三通”、两岸直航等的实现,两岸故宫交流更为海内外所关注,各界普遍期待着实质性的进展与突破。

  2009年2月14日,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一行来北京访问,被媒体称为“破冰之旅”。当日下午,我们举行了第一次非正式会谈。15日下午举行正式会谈,研讨切实可行的院对院实质交流项目,并针对雍正文物展、学术研讨会与《龙藏经》出版进行务实协商,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形成了8项共识。3月1日,我带领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行10人回访台北故宫博物院。3月2日下午,举行会谈,达成“两岸故宫落实合作交流方案”。

  同年10月7日,“2009年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北京故宫出借37件文物参展,这标志着隔绝了一个甲子的两岸故宫,终于正式拉开了交往的序幕。此后,两岸故宫的交流合作深入推进。

  2010年6月,“温故知新:两岸故宫重走文物南迁路”考察活动举行,两岸故宫人员共同考察了4省8市,探寻了37个重要的故宫文物存放地点,寻找了当年部分运输路线,串联起一条忆旧思今的携手寻根之路。

  2011年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和“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与文化交流特展”,北京故宫博物院又借给台北故宫博物院4件和14件文物。与此同时,两院在文物影像互惠、展览交流、人员互访、出版物互赠及合作出版、信息与教育推广交流、学术研讨会交流、文化产品交流、专业学术课题共同研究等领域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两岸故宫的交流合作真诚务实、互利共赢,满足了双方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向两岸同胞展示故宫文化的全貌,深化民族文化认同。

  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全力拓展与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展文物保护项目和科研课题项目、合办学术会议、合办学术刊物、联合办学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研究院,我被聘任为院长。故宫研究院以故宫博物院在职和退休专家学者为主体,积极吸纳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建构开放式的高端学术平台。目前,故宫研究院已有21个研究所,将学术研究与文物保护、文化交流等实际工作结合,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课题研究。

  最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在对开放合作中有不少重要举措,其中影响深远的是“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的举办。2016年至2018年,故宫博物院连续举办“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发布《太和宣言》,探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携手寻求人类文明可持续传承的有效途径。故宫博物院先后与印度、阿富汗、希腊等国家合作,在故宫博物院及全国各地举办了多个展现世界多元文明的展览,推动博物馆交流合作,增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按照总书记要求,单霁翔院长十分重视发挥故宫文化的影响力。故宫博物院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获得精彩而难忘的文化体验;同时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让文物的故事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进日常生活。

  2013年以来,随着故宫开放区域不断扩大、展示空间增加,展览数量与质量也不断提升。2015年,适逢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宝蕴楼、慈宁宫-寿康宫区域、午门-雁翅楼区域、东华门区域等四大区域对外开放,“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等18项展览陆续开幕,雕塑馆、古建筑馆、数字馆等一系列专馆开放。其中“石渠宝笈特展”共吸引约17万名观众观展,武英门外观展队伍蜿蜒数百米。2017年,“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再次成为文化热门话题。2018年9月,故宫南大库明清家具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故宫的开放面积首次达到80%。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还引进了一系列外国精品文物展,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展需求。

  故宫博物院善于运用数字新媒体技术传播故宫文化。通过更新官方网站、发送官方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营销文化创意产品等灵活的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富有内涵且饶有趣味的形式推广传播,在年轻网民中积聚了大量人气。截至2017年,故宫官方微博粉丝总量达767万,官方微信粉丝量为53万人。“爱上这座城”话题阅读量突破9亿,成为新浪微博账号最受欢迎的话题。端门数字展馆从2015年12月开放以来,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故宫的文化创意产品也深受公众的关注和喜爱。目前故宫累计研发文创产品超过1万种,获得相关领域奖项数十种。“朝珠耳机”“朕亦甚想你折扇”“故宫猫”等文化创意产品在注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的同时,又强调趣味性、实用性、互动性。

  2017年底,由中央电视台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院)联手制作的《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节目展示了各博物馆重要文物的“前世传奇”“今生故事”,以新颖生动的表现方式开创了文博类电视节目的新热潮,彰显出连接古今、观照当下的人文情怀与文化自信。最近,文化类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又获得公众广泛关注,节目以“文化探索”+“文创运营”,让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故宫充满年轻感和活力感。

  当今时代,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格外受重视。故宫博物院在开展社会教育、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近年来,每年开展有组织的各类公众教育活动达25000场次,直接参与观众20万人次,形成了以“故宫讲坛”为品牌的成人主题讲座、以“故宫知识课堂”为品牌的青少年假期活动,还常年与中小学学校合作开展选修课程,配合北京市教育系统开展社会大课堂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等,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7年,故宫研究院与中国紫禁城学会合作制作了《走进故宫》课件,全国多家高校均可通过网络平台选修这一课程。截至2018年7月,《走进故宫》课程选课学校共677所,获得学分的学生有198314人,学生满意度达到96.3%。

  我们高兴地看到,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故宫文物得到保护,故宫博物院的良好形象得以树立,人们发现故宫与自己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联系,由此对故宫产生了亲近感。走近大众生活,这也是全国文博行业近年的发展趋势。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并举,中华民族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当下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对于全球化时代保存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 邹雅婷整理)

(责编:杜燕飞、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