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18中国民营企业高峰论坛热议民企融资难等话题——

系统性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2018年12月11日09:16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小字号

  专家表示,短期内,应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适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应对市场失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考核,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长远来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应从体制机制着手,加强资金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统筹配合,系统性地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近日,由北京市顺义区政府、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与会人士共同探讨了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切实助力民营经济等话题。

  民企融资压力快速上升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融资遇到了一定困难。因此,如何解决民企发展困境是与会人士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证券协会执行副会长安青松认为,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民营上市公司面临几方面困难。

  一是民营企业融资压力快速上升。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为7.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由于还本付息支出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5933.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78%。其中,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筹资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81%。而且,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升至4.03%,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上半年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短期贷款占长短期借款的比重为59.29%,较去年同期上升0.73个百分点。

  二是民营企业债务风险上升。截至6月底,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64%,较去年同期上升0.38个百分点。其中,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4.57%,同比上升1.5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低,且出现了下滑迹象,2018年上半年民营企业非金融上市公司现金到期债务比为16.28%,较去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国有企业37.94%的水平。

  三是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净利润比重下滑。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实际税费负担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55%,较2017年同期微降0.05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效果微弱。特别是2018年上半年,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缴纳税费发生的现金流净支出同比升高17.05%,高于国有上市公司12.62%的增幅,民营企业感受到的税费负担更重。

  四是民营企业股票质押风险集中爆发。截至2018年8月末,两市3557家上市公司中,有352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票质押,平均质押比例为16.14%。其中,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的高质押公司有461家,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民企困难是阶段性现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当前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是经济和金融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是阶段性、周期性和体制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民营企业多数属于非垄断行业、处于产业链下端,受经济下行和市场波动影响更大。

  此外,有几方面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民营企业对非标融资和非银融资的依赖度相对较高,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时受影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在市场信用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向有抵押品和政府信用性质的企业提供融资倾向性更加明显,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更趋谨慎,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三是民企融资难与政府信用软约束主体有关。部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软约束特征,软约束主体加上政府信用,导致对金融资源的大量占用。在金融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对民企融资存在挤出效应,加剧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

  多方合力缓解民企融资难

  要落实好中央各项举措,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必须发挥多方合力。

  纪志宏认为,应推动金融市场转型,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首先,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阶段,企业信用风险凸显,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给予合理定价。其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需要长期的、有风险承担能力的资金扶持,但需解决好长期资金定价和投资者保护问题,特别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促进长期投资。再次,应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适应性。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根据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等特点,中国银行正通过提供股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以及债券发行与承销服务,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2016年以来,中银证券通过债券融资协助民营企业募集资金454亿元,股权融资218亿元;中银投对13家民营企业股权投资48亿元。近期,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两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这是国有大行落地的首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支持民企不止于金融机构,长远看还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纪志宏表示,短期内,应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适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应对市场失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考核,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长远来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应从体制机制着手,加强资金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统筹配合,系统性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一是围绕“竞争中性”原则,建立完善基于主体信用的风险定价机制。加强商业信用培育和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信用建立在真实财务绩效的基础上给予平等评价,政府信用可以发挥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培育。推进长期资本形成和价格发现。继续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三是完善金融市场监管规制。放松行政管制,因势利导加强监管创新。

  “未来,证券业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方面工作。”安青松表示,首先要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股票质押风险。截至11月30日,已有31家证券公司完成“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协议签署,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468亿元。其次要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增信机制,支持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挥债券市场公开、透明、引导性强的优势,提振市场信心。最后是证券业要尽快加强投资银行能力建设,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 周 琳)

(责编:杜燕飞、李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