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文和友美术馆、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利西摄影博物馆协办的 “中国记忆”文和友美术馆Why Art Museum开馆展正式启幕,政、商、艺术界大咖欢聚一堂,共话城市艺术之美,一同穿梭历史长廊。
文和友美术馆、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谢画廊联合欧洲著名利西摄影博物馆,带来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等七位优秀摄影师的百余幅摄影原作,共同唤醒尘封于1949年至1990年近半个世纪的中国影像记忆,这些珍藏照片虽有年代,但对于每位观展人来说,记忆都是崭新、罕见的。
此次展出的照片不仅包含重大历史事件,还有微观视角、温情的作品,大到国家翻天覆地的改变,小到国民生活的改善,其中就有记录亚洲文化的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20余幅摄影作品,完整记录其在中国行走近50年的历史记忆,每张作品直击观者心灵,深入浅出地展示出真实而美丽的中国。
“这些历史影像之所以重要,不仅凝固历史以便后人能了解历史,摄影师在中国行走、拍摄过程中,对中国人文感知和理解在作品中得以体现,促进中国文化传播。”谢画廊艺术总监、策展人王溪表示,在摄影器材、人才稀缺,摄影门槛高的年代,现场展示的照片成为当时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每一张作品均来自当时各种不可控环境下的精准定格,往往需要从几十上百张照片中精选出。
据艺术展相关负责人介绍,布列松、马克·吕布等都是被中国熟知、喜爱的摄影艺术家,这次展览所有作品都是艺术收藏级原作,由艺术家本人签版,尽管时间久远,但作品的成色依然完好,是银盐影像品质的时间见证。这次展览除了让广大观众怀旧,追溯历史,更是摄影爱好者的福音。
美术馆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引领艺术,把好的艺术带到城市里面,供人们去观看、了解,同时让艺术进入生活,抚慰心灵;此次艺术展能快速实现并落地,与文和友对艺术的重视、理解密不可分。
从路边摊到超级文和友,从餐饮公司到文化公司,美术馆的成功打造成为文和友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开辟“商业+文化+艺术”餐饮运营模式。“过去一年吸引1000万人次打卡文和友,接下来的一年我们预计能够吸引3000万人次。” 文和友集团创始人文宾透露,希望通过“文和友”模式,为全中国城市的夜间经济赋能,为市井文化贡献,为饮食产业服务,继而成为从长沙走出去的优秀、有价值的企业。
“艺术其实是无处不在的,以前的商业同样有艺术,连小摊小贩的叫卖都是一种艺术。随着时代发展,艺术早已与时俱进,做得好的商业天生就有艺术,文和友本身就是艺术。”文和友集团联合创始人翁东华表示,文和友并不只是一家餐饮机构,他给大众提供的是一种文化体验。
此次活动获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利东画廊大力支持;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策展人何鹏表示,商业与艺术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两种业态的融合,更需要从内而外的发掘其艺术性。所以文和友衍生出艺术馆一点也不奇怪。“中国的民营艺术馆必将与商业做结合,它需要靠多元业态结合达到盈利,艺术本身可以给商业带来附加值,两者相辅相成。”(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