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义乌工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其中有“工业强镇”之称的苏溪镇,也取得了快速发展。2018年,苏溪镇荣获金华市十强工业强镇综合实力榜首,全国千强镇排名位列272名。辖区内的光源科技小镇更是走出了“无中生有”的“点石成金”之路,苏溪也一举成为浙江省光电光伏高新技术的“主战场”。今年上半年,全镇完成有效投资18.38亿元,引进内资95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6.6亿元,同比增长33.4%,其中规上产值56.3亿元,同比增长44.9%。
如今,义乌正阔步迈向“对标自贸区 干实试验区”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义乌总体规划“一体两翼”中的“一翼”,义东北区块的核心,苏溪镇该如何找准定位,谋划布局?苏溪镇党委书记龚涛涛表示:盯住“发展”这个目标,抓住“产业强、城镇美、乡村兴”三个核心,力争把苏溪打造成为成为名副其实的“光明之都”、“义北新城”,实现发展腾飞。
让新兴工业持续发力
“苏溪是传统的工业强镇,原义乌工业园区所在地,发展工业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投资近400亿元的光电产业和LED产业的落地,苏溪已从传统的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义乌高新技术产业的主阵地,新兴工业已成为苏溪发展的主动力。”龚涛涛说,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苏溪将依托高新区建成全球一流的光电、光伏产业链示范区,以华灿、爱旭、天合光能等12个重大光电项目引进带动产业集聚,形成光源科技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辐射周边经济产业圈,带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龚涛涛表示,要围绕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的目标,让新兴工业这个主动力持续发力,苏溪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持续推进高新区规划红线范围“全域拆”,腾出产业平台发展空间。同时,做实人才安居改革,通过招大引强,为高端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第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苏溪工业经济有着不错的基础,又有新兴产业的强力助推,但城市建设方面依然是短板,如何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2018年我们投资了2.5亿元,获评小城市环境整治省级样板,今年从年初开始,预排的城建工程多达303项,预计投资5.5亿元,围绕美丽城市建设这条主线,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市化建设转变。”龚涛涛介绍,苏溪将立足自身工业优势,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实现辖区内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提升中心区城市功能,加快融入义乌都市圈,同时合理安排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与周边的融合对接,实现共同发展。
下一步,苏溪将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服务,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推进分质供水和平面管网改造,全面保障工业、生活用水;加快高新区学校建设,招引高端民办学校,加快“百园”工程建设,保障人才子女就学;积极推动医共体建设,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全面提升苏溪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与此同时,进一步激发商业活力,挖掘夜间经济潜力,着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让每个村都能享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龚涛涛介绍说,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强村富民目标。据介绍,今年,苏溪加快美丽宜居新农村打造进程,密溪、邢宅、洪流等3个村完成三星级和美乡村创建,完成一星级样板村创建,年底实现全镇一星级和美乡村全覆盖,从而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消薄”工作和农村更新改造,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苏溪镇对此十分重视。龚涛涛介绍说,为了在2020年达到村均50万元经营性收入的目标,苏溪计划以联富公司为载体,各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注入的形式,用分红作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目前已初步谋划了多个产业项目。同时着力推动上西陶、同裕等村的新农村建设,加快6个在建村的更新改造进度,切实改善村民们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