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西成高鐵即將開通 西三角或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4】

2017年11月27日07:43 | 來源:華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西成高鐵即將開通 西三角或成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劉璐從另一個層面分析,來自成都資源的“過境”對於西安經濟絕對是利大於弊的,不是“吸血”,而是“送血”。對於西安和成都這兩座地處中國西部的城市來說,都想快速發展,迎接華東發達區域的產業轉移浪潮,對兩個城市來說都是機會。 華商報記者 黃濤 陳春平

  西安VS成都

  成都GDP是西安近兩倍

  在關注三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優勢互補的同時,兩端的西安和成都也在暗中角力。

  生產總值

  西安GDP是成都一半

  華商報記者查詢了兩個城市所在統計部門發布的2016年經濟運行情況。從GDP、居民收入等要素對比。

  2016年西安實現GDP6257億元,而成都生產總值完成12170億元,相當於成都51.4%,差距為5900億元左右。

  從收入看,西安2016年西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630元,而成都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02元,西安比成都少272元。西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191元,比成都低3414元。西安和成都城鄉居民收入比分別為2.35:1和1.93:1,成都城鄉收入差距低於西安。

  產業分析

  金融行業西安是短板

  從產業結構來看,成都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為3.9:43:53.1。西安一、二、三產業比例關系為3.9:35.1:61.2。可見西安的第三產業(主要是旅游業)佔比更高,而成都的工業佔比則更高。

  汽車和電子信息都被兩個城市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成都電子信息總量大,質量高,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西安電子信息多年來也是穩步上升,目前穩定在一個較高水平。西安和成都過去都是兵器工業基地,兩者有望在航天軍工領域實現產業互補。

  近日,經濟日報調研組一份最新調研顯示,在成都、西安、武漢和鄭州4個城市之間對比,與成都相比,西安金融行業的短板非常明顯。金融機構數量均偏少,機構類型不夠豐富。目前,西安銀行機構有43家,成都達80家。保險業機構中,西安有55家,成都為85家。2016年西安金融業增加值僅為723億元,成都為1386億元。成都國際金融中心作為成都金融行業一張國際名片,而西安真正具有國際化的金融名片還真難以拿得出手。

  經濟活躍度

  成都的經濟更為活躍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璐表示,經濟活躍度的指標較有爭議。業內喜歡用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重來衡量。中國城市普遍較為倚重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經濟,但這對經濟活躍度有負面影響。2016年西安的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重為82.97%。2016年成都的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重為68.78%。從這一點來看,成都的經濟則更為活躍的。

(責編:畢磊、沈光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